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春寄王行》
《早春寄王行》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江水江花只自春,不知容易解愁人。

山川寂寞衣冠泪,今古消沉简册尘。

草草逢人空识面,匆匆为客莫容身。

十年忧患谁相慰,赖得君家是近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ǎochūnwángxíng
míng / gāo

jiāngshuǐjiānghuāzhīchūnzhīróngjiěchóurén

shānchuānguānlèijīnxiāochénjiǎnchén

cǎocǎoféngrénkōngshímiàncōngcōngwèiróngshēn

shíniányōuhuànshuíxiāngwèilàijūnjiāshìjìnlí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早春寄王行》描绘了早春江景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首句“江水江花只自春”,以江水和江边的花朵独自展现春天的气息,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人理解。次句“不知容易解愁人”表达了诗人愁绪深重,感叹春光虽美,却难以排解心中的忧虑。

接下来,“山川寂寞衣冠泪”,将自然景色与个人的哀伤融为一体,山河的寂寥仿佛映照出诗人内心的落寞。诗人感慨历史长河中,自己的事迹随着时间消逝,如简册上的尘埃。“草草逢人空识面,匆匆为客莫容身”进一步表达了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友情的渴望和无法停留的无奈。

最后两句“十年忧患谁相慰,赖得君家是近邻”,直接吐露了诗人历经十年忧患后,唯有朋友邻里的亲近能带来一丝慰藉。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人生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唐伯虎赤壁图

东坡居士赋有画,风月无穷泻清快。

画中有赋情亦奇,唐寅使笔能尔为。

登高临水秋气悲,山空夜明木见枝。

凭虚欲望天涯处,可似湘中瞻九疑。

九疑山高湘水深,重华不作哀至今。

青枫摇落幽竹林,湘君窈立风满襟。

江妃海若夜起会,或有云中竽瑟音。

云开月出天寥阔,俛首悲风兴大壑。

不见帝子乘飞龙,但有横江之一鹤。

横江鹤,何裴褢,苏子乘之去不回。

贤者挺生当世才,重之九鼎轻尘埃。

脱屣竟从赤松子,赋悬日月何为哉。

情往一乐复一哀,后六百岁余玆来。

曳杖江头看山碧,思得公语从追陪。

请与图中二客偕,今夕何夕月当户。

霜落收潦面深渚,凉风吹林荡空宇。

作诗要公公岂许。

(0)

张方伯祠

历数天将改,藩篱国早亡。

士馀忠壮志,家在战争场。

女烈甘怀石,臣心尽布裳。

同闾悲旧史,异代入祠堂。

树积阴云黑,旗翻落日黄。

行游魂魄毅,溟海地茫茫。

(0)

望潜山

道边只堠复双堠,天半大山宫小山。

客子出林暮唤渡,居人微雨寒闭关。

横空积树云漠漠,交流断径溪潺潺。

不知苍谷最深处,乔松白鹤谁往还。

(0)

瑶台第一层.自题《银山女王》小说

一劫因成千劫果,相思命最长。

磁针互印,雪泥曾经,难置心旁。

尽真灵慧业,也一生、只为情狂。

珊瑚岛,有珠编鹣鲽,金铸鸳鸯。红香。

春光闹处,蛾眉互古作沙场。

人间天上,温柔世界,那得清凉?

六通仙八百,一紧陀、送入迷乡。

总无方,把修罗丝孔,慧剑除将。

(0)

西子妆慢.题壬子花朝

元日乍喧,信风忽峭,恼杀寻盟儿女。

中山一醉不成春,更谁怜万红心苦。

春原眷汝,总受尽蜂欺蝶误。

又黄鹂隔树惊人睡,魂销何许?

金阊路,水冷桃花,渐渐兰桡渡。

几家空绣踏青鞋,只冷伴三秋纨素。

浮云处处,恐断送韶光百五。

愿东君,及早添长命缕。

(0)

丑奴儿慢·其二秋海棠二则

前身红泪,犹带玉颜娇晕。

只早起珍珠露重,难辨啼痕。

舞草湘筠,千秋不死美人魂。

连根酸透,和心吐出,深怨难论。

薄命独秋,断肠通夜,绣恨罗裙。

尽消受、工愁善病,不惯香薰。

冷蝶难寻,红墙天远最凄神。

羞归金谷,罗敷绝代,生长荒村。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