槎渡罗泸态逼真,先南深入岂辞辛。
如何集众多凫藻,不见纶巾草表人。
槎渡罗泸态逼真,先南深入岂辞辛。
如何集众多凫藻,不见纶巾草表人。
此诗描绘了对一幅名为《诸葛亮南征图》的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思考。诗人以“槎渡罗泸态逼真”开篇,赞美画中所展现的渡江场景生动而真实,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深入南疆的壮志与艰辛。接下来,“先南深入岂辞辛”进一步表达了对诸葛亮南征之举的敬佩,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如何集众多凫藻”一句,可能是在感慨画面中聚集了许多像野鸭一样的人物,形象生动,但同时也隐含着一种遗憾,即未能见到诸葛亮本人,没有看到他那象征智慧与领导力的纶巾和草表,这或许是对历史人物形象的一种理想化追求与现实之间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诸葛亮及其南征事迹的描绘,以及对艺术作品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中既有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有对艺术表现手法的赞赏,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泽国省耕纪忆辛,山川韶秀信无伦。
前秋适值逢灾歉,昨岁因之罢豫巡。
橐籥转旋农庆稔,黔黎吁请志重申。
肆鸣帝里和銮驾,一慰江干望幸民。
再奉安舆出长乐,徐遵广陌卫勾陈。
青郊喜见馀晴雪,绿麦行看发始春。
淑气眼前天与盎,诗情马首日迎新。
乘时展义非无事,敢废军书决裁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