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白莲》
《白莲》全文
清 / 秦国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扁舟遥指白云乡,水气澄鲜梦亦凉。

万顷月明初下露,一溪风定但闻香。

禅心谁解参真谛,国色从来爱淡妆。

莫唱江南采莲曲,碧天何处寄琼芳。

(0)
鉴赏

这首《白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莲的高洁与幽静之美。首句“扁舟遥指白云乡”,以舟行于水面,遥望白云缭绕之处起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接着,“水气澄鲜梦亦凉”一句,通过水气的清新与凉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万顷月明初下露,一溪风定但闻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广阔的月光与细微的露珠、静谧的溪流与浓郁的花香相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月光洒满万顷之地,露珠在月色中闪烁,溪流在风定之时,只有花香弥漫,这种景象既壮阔又细腻,令人沉醉。

“禅心谁解参真谛,国色从来爱淡妆”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白莲比作国色天香,同时借以表达对禅宗智慧的向往与追求。禅心不易被理解,正如白莲的高洁难以言表,而国色天香的美,往往在于其淡雅的妆容,这不仅是对外在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在精神境界的推崇。

最后,“莫唱江南采莲曲,碧天何处寄琼芳”一句,以江南采莲曲为引,表达了对白莲之美的独特感悟。在碧蓝的天空之下,如何寄寓这份琼芳之美,成为了一种深邃的思考,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体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体而言,《白莲》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白莲的高洁与美丽,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禅学以及生命本质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秦国楠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0)

寄河阳从事杨潜

忆昨天台寻石梁,赤城枕下看扶桑。

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点蓬莱光。

安期先生不可见,蓬莱目极沧海长。

回舟偶得风水便,烟帆数夕归潇湘。

潇湘水清岩嶂曲,夜宿朝游常不足。

一自无名身事闲,五湖云月偏相属。

进者恐不荣,退者恐不深。

鱼游鸟逝两虽异,彼此各有遂生心。

身解耕耘妾能织,岁晏饥寒免相逼。

稚子才年七岁馀,渔樵一半分渠力。

吾友从军在河上,腰佩吴钩佐飞将。

偶与嵩山道士期,西寻汴水来相访。

见君颜色犹憔悴,知君未展心中事。

落日驱车出孟津,高歌共叹伤心地。

洛邑秦城少年别,两都陈事空闻说。

汉家天子不东游,古木行宫闭烟月。

洛滨老翁年八十,西望残阳临水泣。

自言生长开元中,武皇恩化亲沾及。

当时天下无甲兵,虽闻赋敛毫毛轻。

红车翠盖满衢路,洛中欢笑争逢迎。

一从戎马来幽蓟,山谷虎狼无捍制。

九重宫殿闭豺狼,万国生人自相噬。

蹭蹬疮痍今不平,干戈南北常纵横。

中原膏血焦欲尽,四郊贪将犹凭陵。

秦中豪宠争出群,巧将言智宽明君。

南山四皓不敢语,渭上钓人何足云。

君不见昔时槐柳八百里,路傍五月清阴起。

只今零落几株残,枯根半死黄河水。

(0)

逢故人

山东一十馀年别,今日相逢在上都。

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

(0)

湖上对酒行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

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

主人有黍百馀石,浊醪数斗应不惜。

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

茱萸湾头归路赊,愿君且宿黄公家。

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

(0)

采莲曲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0)

哭微之二首·其二

文章卓荦生无敌,风骨英灵殁有神。

哭送咸阳北原上,可能随例作灰尘。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