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伯皇王事不疑,痬医又是小儿医。
而今肯作华胥梦,须遣江南扁鹊知。
帝伯皇王事不疑,痬医又是小儿医。
而今肯作华胥梦,须遣江南扁鹊知。
这首诗以“赠溧阳费医”为题,出自明代诗人庄昶之手。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医术的深刻见解与对医者的尊重。
首句“帝伯皇王事不疑”,诗人开篇即以帝王将相之事为例,表明对医术的信赖与推崇,认为医者在治病救人时,应如同帝王处理国家大事一样,不容置疑地追求疗效。这体现了诗人对医术价值的高度认可。
次句“痬医又是小儿医”,这里的“痬医”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特殊医术或方法,而“小儿医”则可能暗指医术的简单或初学者。这一句或许是在强调医术的复杂性和深奥性,并非仅凭经验或年龄就能掌握高超医术,需要深厚的学识和实践积累。
后两句“而今肯作华胥梦,须遣江南扁鹊知”,“华胥梦”源自中国古代神话,常被用来比喻虚幻或难以实现的梦想。这里可能是诗人借以表达对当前医术现状的反思,即是否还有人愿意追求超越现实的医学理想,或是对医术未来发展的期待。同时,“江南扁鹊知”中的“扁鹊”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医生,此处可能寓指能够理解并传承高深医术的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医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以及对真正能洞察医道精髓之人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医术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评价,也蕴含了对医者责任、医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医学领域独特而深刻的见解。
前年拜辞去,今春二月归。
未闻湖海阔,但见禅眸辉。
踏雪来朝觐,家风祖佛规。
默坐各无语,方寸究徘徊。
樱花才脸笑,柳眼正舒眉。
独翁任清净,愚俗多险危。
奸猾不善死,到处冢累累。
尔心鉴此患,弃家永不回。
年年常作客,如蓬被风吹。
哀悯自天祐,仁深久必为。
切记无住相,与佛莫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