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怜宿料一生无,身后仍遭金十奴。
帷盖却教蒙狗马,不知何事负农夫。
谁怜宿料一生无,身后仍遭金十奴。
帷盖却教蒙狗马,不知何事负农夫。
这首诗《牛叹》以牛的视角,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与不平。诗中通过“谁怜宿料一生无”,开篇便点明了牛的一生似乎注定平凡,无人怜惜的命运。接着,“身后仍遭金十奴”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牛即使死后,也难以逃脱被剥削的命运,隐含着对人类利用和对待动物方式的批判。
“帷盖却教蒙狗马”,进一步揭示了牛在生前劳作时的艰辛与牺牲,它们的辛劳成果却被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可能被那些看似高贵的狗马所享受,暗喻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最后,“不知何事负农夫”则提出了一个反问,表达了对牛为何要承受如此重负,而农夫却未得到应有回报的疑问,深化了对劳动与回报关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牛的自述,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社会现象相结合,既展现了动物的悲惨处境,也触及了更广泛的社会议题,体现了诗人对底层劳动人民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苍茫天地间,流光一何遽。
曾闻太古人,未见曦轮驻。
才沈崦嵫云,还上浮桑树。
山色愁里暝,天形梦中曙。
安知穆天子,龙马神为御。
万里速乘风,又向瑶台去。
超遥侣神仙,此理当何故。
不向尧年长,永使人间住。
一崦抱溪斜,前朝辅相家。
遗基皆瓦砾,古木尚烟霞。
夙昔东山墅,留连上殿车。
虽云营退隐,未免逐豪夸。
事往如飞鸟,林空噪暮鸦。
池平无旧凤,堤坏有残沙。
野叟犹能说,樵夫亦共嗟。
至今岩石下,多长紫薇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