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鹤渺然去,为政足风流。
何意凤漂鸾泊,百里借君侯。
三晋云山北向,咫尺二陵风雨,纳纳动离愁。
雪片大如手,匹马过芦沟。门霜戟,人绣虎,笔银钩。
禹都吟眺,淋漓墨沈碧峰头。
试到野狐泉上,入望盐花似雾,天宝物华收。
欲问段干木,旧迹杳难求。
琴鹤渺然去,为政足风流。
何意凤漂鸾泊,百里借君侯。
三晋云山北向,咫尺二陵风雨,纳纳动离愁。
雪片大如手,匹马过芦沟。门霜戟,人绣虎,笔银钩。
禹都吟眺,淋漓墨沈碧峰头。
试到野狐泉上,入望盐花似雾,天宝物华收。
欲问段干木,旧迹杳难求。
这首《水调歌头》由清代诗人曹贞吉所作,名为《送陈六谦之安邑任》,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中以琴鹤为引子,描绘了陈六谦即将赴任安邑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官场风流的感慨。
首句“琴鹤渺然去”,以琴鹤比喻陈六谦的离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为政足风流”则赞美陈六谦为官之道,既有政绩又有文采,风度翩翩。
接着,“何意凤漂鸾泊,百里借君侯”两句,运用了凤与鸾的典故,象征陈六谦即将前往的安邑之地,虽路途遥远,但其才华横溢,如同凤凰与鸾鸟般珍贵。同时,也暗含了对陈六谦此行的祝福与期待。
“三晋云山北向,咫尺二陵风雨,纳纳动离愁”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三晋之地的云山北向,仿佛预示着陈六谦即将踏上征途,而二陵的风雨则增添了几分离别的愁绪。纳纳,形容声音宏大,这里用来形容离别的哀伤之声。
“雪片大如手,匹马过芦沟”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大雪纷飞,马蹄声声,芦沟桥上,一马当先,画面生动,情感深沉。
后半部分,“门霜戟,人绣虎,笔银钩”三句,通过描绘陈六谦的府邸景象,展现了其为官的威严与文采。霜戟代表军威,绣虎象征文采,银钩则是书法之美,整体营造出一种文武双全的官员形象。
“禹都吟眺,淋漓墨沈碧峰头”则将陈六谦比作古代的贤臣禹,他在安邑任职时,不仅治理有方,还能够吟诗作赋,留下墨迹在碧峰之上,体现了其多才多艺的一面。
最后,“试到野狐泉上,入望盐花似雾,天宝物华收”描绘了陈六谦在安邑任职期间,可能会遇到的自然景观,野狐泉上的盐花如雾,天宝年间丰富的物产,预示着他的任期将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欲问段干木,旧迹杳难求”则以古代贤士段干木的典故,表达了对陈六谦能否像段干木一样,留下美名于世的期待与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也是对其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骨与情怀。
妖姬含怨情,织素起秋声。
度梭环玉动,踏蹑佩珠鸣。
经稀疑杼涩,纬断恨丝轻。
葡萄始欲罢,鸳鸯犹未成。
云栋共徘徊,纱窗相向开。
窗疏眉语度,纱轻眼笑来。
昽昽隔浅纱,的的见妆华。
镂玉同心藕,杂宝连枝花。
红衫向后结,金簪临鬓斜。
机顶挂流苏,机旁垂结珠。
青丝引伏兔,黄金绕鹿卢。
艳彩裾边出,芳脂口上渝。
百城交问遗,五马共踟蹰。
直为闺中人,守故不要新。
梦啼渍花枕,觉泪湿罗巾。
独眠真自难,重衾犹觉寒。
愈忆凝脂暖,弥想横陈欢。
行驱金络骑,归就城南端。
城南稍有期,想子亦劳思。
罗襦久应罢,花钗堪更治。
新妆莫点黛,余还自画眉。
《鄀》【南北朝·刘孝威】妖姬含怨情,织素起秋声。度梭环玉动,踏蹑佩珠鸣。经稀疑杼涩,纬断恨丝轻。葡萄始欲罢,鸳鸯犹未成。云栋共徘徊,纱窗相向开。窗疏眉语度,纱轻眼笑来。昽昽隔浅纱,的的见妆华。镂玉同心藕,杂宝连枝花。红衫向后结,金簪临鬓斜。机顶挂流苏,机旁垂结珠。青丝引伏兔,黄金绕鹿卢。艳彩裾边出,芳脂口上渝。百城交问遗,五马共踟蹰。直为闺中人,守故不要新。梦啼渍花枕,觉泪湿罗巾。独眠真自难,重衾犹觉寒。愈忆凝脂暖,弥想横陈欢。行驱金络骑,归就城南端。城南稍有期,想子亦劳思。罗襦久应罢,花钗堪更治。新妆莫点黛,余还自画眉。
https://shici.929r.com/shici/SIqXYjAg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