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门前过,落花天上来。
竹竿丝袅袅,长倚钓鱼台。
春水门前过,落花天上来。
竹竿丝袅袅,长倚钓鱼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春日景象。"春水门前过,落花天上来",开篇即以动态之美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春水缓缓流过门前,带走了冬日的沉寂,带来了新生的气息;而落花从天而降,仿佛是大自然对春天的礼赞,花瓣轻盈地飘落,点缀了大地,也装点了人们的心境。
接着的两句"竹竿丝袅袅,长倚钓鱼台",则将画面转向了更为细致的景致。竹竿随风轻轻摇曳,丝线在竿上缠绕,似乎在等待着垂钓者的到来。这不仅是一幅静谧的垂钓图,更蕴含了诗人对于悠闲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追求。钓鱼台作为背景,既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活的闲适,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卢君真吏师,盛名日方起。
我昔尝与言,如以石投水。
初听已莹心,久坐益醒耳。
如何但悁企,不得亲燕处。
经年始再见,相望才百里。
新诗忽来前,喜染大羹指。
词翰与其人,俱清绝尘滓。
六月不雨旸乌骄,飞蝗更剪深田苗。
农夫抱衾覆一亩,背裂口焦如火烧。
农夫农夫莫怨怒,更有无田可耕处。
昨日长淮禾稻区,白骨成堆今莫数。
金缯百万去安边,城壁不修唯坏垣。
人言犬羊盟誓坚,我愿夏日长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