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
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
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
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郁的边塞风情和草原气息。通过“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牧民们与马的深厚情感,即使在广阔的草原上放牧,也无需紧束马匹,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接着,“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则展现了牧民们追逐马群的动态画面,生动地刻画出他们与马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在草原上的自由奔放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草原生活图景,不仅展现了牧民与马的深厚情感,还传达了对自由、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些细节,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个时代牧民的生活状态,感受到他们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声杜宇,早叫破、绿窗人静。
度永日如年,残春如梦。
归尽江村雁影,独有离怀难消遣,便说煞、有谁能省。
将兔颖蘸酣,云笺书破,怎传幽恨?香凝。
何期忽到,天涯芳信。
把往事闲吟,离情细数,知我年来瘦损。
玉露啼花,海棠困雨,多少泪珠红沁。
最苦是、两地思量,閒阻不教愁醒。
地老天荒,重翻过、鸳湖春色。
记当日、白衣来梦,前身西极。
千古男儿忙不了,一时闺阁轻收得。
羡缇萦,缓急请从行,真堪激。曹娥恨,江犹黑。
陶婴志,环空碧。想呼苍哀吁,药铛朱实。
泪涴枫根终有痛,魂栖庙树知何日。
听城南,夜夜杜鹃啼,催明月。
男儿尚怕饥驱,奈何吾母传经远。
平安虽报,主贤弟慧,老怀可遣。
犹恐慈亲,或怜幼女,慰辞宛转。
只六桥花柳,三春赏遍,添吟兴、眉应展。
但是宵来梦见,怎愁容、数声长叹。
痛椿早萎,伤萱遥隔,冷闺肠断。
欲诉离情,吴山越水,寡鱼稀雁。
待何时,再得绕娘膝下满,将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