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开后巳残红,知旧消沉一笛中。
游兴凋零同折屐,寸心凄婉托枯桐。
辛夷不待千林月,丁子全荒五亩宫。
每到登临多感慨,掩关自和落花风。
杜鹃开后巳残红,知旧消沉一笛中。
游兴凋零同折屐,寸心凄婉托枯桐。
辛夷不待千林月,丁子全荒五亩宫。
每到登临多感慨,掩关自和落花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物时的感慨与心境。首句“杜鹃开后巳残红”以杜鹃花开后花瓣渐褪为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引出对时光流逝、事物变迁的感慨。接着,“知旧消沉一笛中”,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往昔的记忆与情感的消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绪。
“游兴凋零同折屐”一句,诗人将自己对游兴的丧失比作折断的登山鞋,形象地表达了失去兴趣与活力的状态,与前文的“消沉”相呼应。而“寸心凄婉托枯桐”,则通过内心的情感寄托于枯萎的梧桐树上,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哀伤的心境。
“辛夷不待千林月,丁子全荒五亩宫”两句,分别以辛夷花未等到满林月光的照耀便已凋谢,以及丁子树在五亩之宫中完全荒废,暗示了美好事物或理想环境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失落感。
最后,“每到登临多感慨,掩关自和落花风”点明了诗人每次登高远望都会引发深思与感慨,而选择关闭门户,在落花的微风中自我和解,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内心情感的释放与调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