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名浮利有传讹,薏苡囊疑马伏波。
镜里鬓毛谙世故,笔头诗句答樵歌。
风穿树秃寒林浅,月展江空夜浪多。
脱病欲归归便得,花家鱼港自烟蓑。
浮名浮利有传讹,薏苡囊疑马伏波。
镜里鬓毛谙世故,笔头诗句答樵歌。
风穿树秃寒林浅,月展江空夜浪多。
脱病欲归归便得,花家鱼港自烟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董嗣杲的《漫兴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泊名利的生活画面。首句“浮名浮利有传讹”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纷争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虚名浮利常常被误解或夸大。接着,“薏苡囊疑马伏波”引用典故,暗示自己并未因小事而受到牵连,如同马援被误传的薏苡明珠事件,表明自己的清白。
“镜里鬓毛谙世故”写诗人经历世事,镜中的白发见证了他的人生沧桑,但并未因此变得世故圆滑。诗人以“笔头诗句答樵歌”表达自己在闲暇时以诗文与山野樵夫交流,生活简单而富有诗意。
“风穿树秃寒林浅,月展江空夜浪多”描绘了自然景色,寒风吹过光秃的树林,月光照亮空旷的江面,夜晚的江浪声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最后两句“脱病欲归归便得,花家鱼港自烟蓑”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疾病的困扰,回归自然的愿望,想象自己在花家鱼港过着渔夫般的生活,披着烟雨蓑衣,自在逍遥。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