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到飘零春寂寥,新荷欲发不成条。
孤山香断青梅老,别浦歌繁画舫遥。
林影翠重迷梵宇,湖光云净荡兰苕。
长堤斜日还深历,柳外莺啼第六桥。
花到飘零春寂寥,新荷欲发不成条。
孤山香断青梅老,别浦歌繁画舫遥。
林影翠重迷梵宇,湖光云净荡兰苕。
长堤斜日还深历,柳外莺啼第六桥。
这首明代诗人邱云霄的《西湖》描绘了春天西湖的寂寥景色。首句“花到飘零春寂寥”以凋零的花朵象征春意阑珊,渲染出一种落寞的氛围。次句“新荷欲发不成条”则暗示荷花尚未完全展开,透露出一丝生机的隐忍。
“孤山香断青梅老”写的是孤山上的梅花已经凋谢,青梅也已成熟,显示出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转。接下来,“别浦歌繁画舫遥”通过远处传来舟船上的歌声,反衬出湖面的寂静,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
“林影翠重迷梵宇”描绘了浓密的树影与翠绿的林色,使得寺庙显得更加幽深,增添了神秘感。而“湖光云净荡兰苕”则以湖水的清澈和云彩的纯净,映照出湖边兰草的摇曳,展现出西湖的宁静之美。
最后两句“长堤斜日还深历,柳外莺啼第六桥”,夕阳西下,诗人独自漫步长堤,听到柳树之外传来黄莺的啼鸣,仿佛在第六座桥头回荡,营造出一种悠长而略带哀愁的意境。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春天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淡淡的离愁和对西湖美景的深深眷恋。
南登九仙峰,西忆双溪月。
玉轮千里悬秋光,环佩玲珑上瑶阙。
仙人去去不可留,听我一曲歌丹丘。
清晨摇曳采云别,白日飘忽乘天游。
我宫之真师,乃是紫阳客。
与君铭骨授长生,昔隐兹峰鍊精魄。
谁料丹砂化成烟,谪向人间二十年。
玄风笑翳花源去,化衣醉拂秋霞眠。
青童返霓旌,相招拥仙跸。
下窥城郭几回新,手种长松已千尺。
杳然真师失其踪,身骑白羊去无穷。
鸾啼鹤怨天府空,长攀玉树期相逢。
君家乘龙度百越,过予洒扫石上月。
真师不来君又发,还掩洞房泣仙骨。
西畴昨夜膏雨足,村村绿树啼布谷。
农夫相唤整锄犁,早起驱牛出茅屋。
土腴牛健耕易深,暖云笼日春阴阴。
斜阳未下终十亩,一卷遗经行自吟。
山妻相敬如宾友,炊黍烹葵馌南亩。
溪边濯足陇头坐,高歌且尽壶中酒。
年来不用忧旱涝,高田宜黍低宜稻。
官租纳足食有馀,社酒鸡豚自相劳。
人言耕夫苦,我道田家好。
但愿五风十雨年谷登,室家团圞永相保。
莫拒秋霜,任重台独瓣,红衣都染。
乍得露华,新幢更添娇艳。
凌晨已作酡颜,醉滴滴、天浆未厌。堪念。
念芙蓉制裳,湘累得占。朵朵暮还敛。
待明朝酲解,把薄胭脂点。恨水浅。
照不彻、镜云微掩。何人见尔关情。
折数朵、寄来相赚。那敢。怕鸳鸯、露栖蒹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