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旧碑倒,墓近樵苏道。
应与读书堆,离离总荒草。
南朝旧碑倒,墓近樵苏道。
应与读书堆,离离总荒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遗迹与自然环境交织的画面,充满了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沉意味。
首句“南朝旧碑倒”,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背景——南朝时期的古碑已经倾倒,暗示着历史的久远和岁月的沧桑。这不仅是一块石碑的倒下,更是南朝辉煌历史的消逝,让人不禁感慨时光的无情。
接着,“墓近樵苏道”描绘出墓地的位置,它靠近樵夫和牧童行走的道路。这种自然与历史遗迹的偶然交汇,仿佛在诉说着墓主人曾经的生活痕迹,以及他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存。
“应与读书堆,离离总荒草。”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读书堆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然而如今却淹没在茂盛的荒草之中。这不仅是对顾野王墓的描述,也是对历史记忆逐渐被自然遗忘的隐喻。荒草覆盖,读书堆消失,意味着知识的传承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历史的痕迹在大自然的循环中逐渐淡去。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历史与自然相互交融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往文明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以顾野王墓为载体,探讨了历史、文化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它们在时间长河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