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静隐白云深,珂马劳君远见寻。
高谊肯留苏子带,閒情且听颖师琴。
清泉白石供游览,野鹤孤猿伴啸吟。
一自虎溪相送后,文光赢得照禅林。
长年静隐白云深,珂马劳君远见寻。
高谊肯留苏子带,閒情且听颖师琴。
清泉白石供游览,野鹤孤猿伴啸吟。
一自虎溪相送后,文光赢得照禅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智润在深山中静隐的生活状态,以及与来访的表兄魏鸿胪之间的深厚情谊。首句“长年静隐白云深”点明了僧人的隐居生活,身处云雾缭绕的高山之中,远离尘嚣。接着“珂马劳君远见寻”则表达了表兄魏鸿胪不辞辛劳,特意前来探访的情谊。
“高谊肯留苏子带,閒情且听颖师琴”两句,运用典故,以苏子带和颖师琴来象征高洁的友谊和悠闲的生活情趣,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表兄之间情感的深厚。接下来“清泉白石供游览,野鹤孤猿伴啸吟”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自然美景,清泉、白石、野鹤、孤猿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世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融入。
最后,“一自虎溪相送后,文光赢得照禅林”总结了这次会面的意义,虎溪相送是佛教故事中的典故,此处借指僧人与来访者之间的离别,但通过这次会面,文采和智慧如同光芒照亮了禅林,寓意着知识与友谊的传递和延续。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自然景色和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深厚友谊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知识与智慧传播的期待。
苍崖如壁立,神仙好岩居。
杖藜往佳招,还与胜境俱。
寻幽憩真馆,访古得遗书。
傍有千寻木,中藏蝉蜕躯。
终然跻绝顶,眼界聊一舒。
军峰散云雨,盱水带城隅。
始知众山小,端欲隘寰区。
达人等大观,笑彼形器拘。
天寒风景暮,归兴促篮舆。
幸兹及官闲,行色可徐徐。
前修傥可作,微禄亦何须。
眷言还故山,著论拟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