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自安山一派通,百年疏浚宋司空。
当时蓑笠寻源处,犹在村翁指顾中。
河自安山一派通,百年疏浚宋司空。
当时蓑笠寻源处,犹在村翁指顾中。
这首诗描绘了对古代水利工程的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人蒋冕通过“河自安山一派通”,展现了安山河流的自然之美与工程之功,这条河流因宋朝的疏浚工程而得以畅通无阻,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百年疏浚宋司空”一句,不仅赞美了宋朝的疏浚工程,更表达了对那位不知名但功不可没的“司空”的尊敬。司空,在古代是中国古代官职之一,负责水利、土木等工程,此处泛指那位为河流疏浚做出巨大贡献的官员。
接下来,“当时蓑笠寻源处,犹在村翁指顾中”两句,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将历史与现实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蓑笠是古代渔民和农民的常用装备,这里象征着寻找河流源头的艰辛与执着。而“村翁指顾中”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仿佛那位曾经辛勤工作的司空,如今依然被人们铭记于心,他的功绩如同这河流一般,滋养着这片土地,影响着后世。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的结合,既展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成就,也表达了对先贤的缅怀与敬意,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
莫叹乘轺道路赊,高楼日日望还家。
人到南康皆下泪,唯君笑向此中花。
早入八元数,尝承三接恩。
飞鸣天上路,镇压海西门。
清望寰中许,高情物外存。
时来诚不让,归去每形言。
洛下思招隐,江干压作藩。
按经修道具,依样买山村。
开凿随人化,幽阴为律暄。
远移难得树,立变旧荒园。
绝塞通潜径,平泉占上原。
烟霞遥在想,簿领益为繁。
丹禁虚东閤,苍生望北辕。
徒令双白鹤,五里自翩翻。
仙院御沟东,今来事不同。
门开青草日,楼闭绿杨风。
将犬升天路,披云赴月宫。
武皇曾驻跸,亲问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