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南地向暖,例可播秋麦。
秋狝启驾时,多稼犹未穫。
回銮踰两月,早见仓箱积。
良农岂后时,勤作如乘隙。
今朝历蓟野,亚陇有新碧。
蓬葱生意佳,肥壤含膏液。
睹兹稍自慰,纾怀未敢遽。
覛土幸沃润,更藉足三白。
祈岁循始终,勤民无间隔。
渐南地向暖,例可播秋麦。
秋狝启驾时,多稼犹未穫。
回銮踰两月,早见仓箱积。
良农岂后时,勤作如乘隙。
今朝历蓟野,亚陇有新碧。
蓬葱生意佳,肥壤含膏液。
睹兹稍自慰,纾怀未敢遽。
覛土幸沃润,更藉足三白。
祈岁循始终,勤民无间隔。
这首诗描绘了清朝乾隆皇帝对农业生产与丰收景象的感慨与期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以及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
首先,诗人描述了南方地区随着气候变暖,适宜种植秋小麦的时间已经到来。然而,此时庄稼还未成熟收割,预示着丰收的季节尚未真正到来。接着,他提到皇帝在两个月前返回京城时,就已经看到了仓库里堆满了粮食,这表明农民们虽然错过了最佳播种时间,但依然勤奋劳作,抓住每一个机会进行耕种。
诗的下半部分转向了眼前的景象:经过蓟野,诗人看到田间一片新绿,小麦长势喜人,土壤肥沃,滋润着作物生长。面对这样的景象,诗人感到欣慰,但同时也意识到,为了确保丰年,还需继续努力,包括期待充足的雨水和更多的降雪,以保证土地的湿润。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持续关注,以及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强调了勤勉的重要性,希望在农业生产中没有丝毫的间隔或疏忽。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乾隆皇帝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辛勤付出的敬意,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繁荣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深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