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程避昼炎,中夜征夫起。
虫声荒郊迥,犬吠衡门闭。
行行月色淡,微霞露天际。
永怀高卧人,幽梦绕苍翠。
脩程避昼炎,中夜征夫起。
虫声荒郊迥,犬吠衡门闭。
行行月色淡,微霞露天际。
永怀高卧人,幽梦绕苍翠。
这首《早行》描绘了清晨出行的景象与心境,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脩程避昼炎,中夜征夫起”,描述了出行的原因——避开白天的酷热,选择在夜晚启程。这里“脩程”指长途跋涉,“昼炎”则形象地描绘了夏日白日的炎热,而“中夜征夫起”则展现了出行者的决心与毅力,不畏夜行的艰难。
接下来“虫声荒郊迥,犬吠衡门闭”,通过声音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荒郊野外的虫鸣,与封闭的门户中传来的犬吠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环境的寂静,也暗示了出行者内心的孤独与坚定。
“行行月色淡,微霞露天际”两句,将画面推向了更深层次的美感。随着行进,月色逐渐变得淡薄,而远处天边开始泛起淡淡的霞光。这样的景色不仅美得令人陶醉,也象征着旅途的希望与曙光,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和前进的动力。
最后,“永怀高卧人,幽梦绕苍翠”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怀念。这里的“高卧人”指的是那些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隐士,他们的生活状态与诗人此刻的旅程形成了对比,引发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由生活的深深向往。
整体而言,《早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晨出行的生动画面,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美丽,更蕴含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层栏飞栋,压孤城临瞰,并吞空阔。
千古吴京佳丽地,一览江山奇绝。
天际归舟,云中行树,鹭点汀洲雪。
三山无际,眇然相望溟渤。
凤么遗响悲凉,故台今不见,苍烟芜没。
千骑重来初起废,缅想六朝人物。
岘首他年,羊公终在,笑几人磨灭。
一时尊俎,且须同赋风月。
丽谯春晚,望东南千里,湖山佳色。
画戟门前清似水,时节初过灯夕。
封井年登,京华日近,每报平安驿。
满城花柳,正须千骑寻觅。
忆我年少追游,叨兔园客右,多惭英识。
今日怀人无限意,老泪尊前重滴。
赋咏空传,雄豪谁在,鬓点吴霜白。
招呼一醉,幸公时慰愁寂。
倚风含露,似轻颦微笑,盈盈脉脉。
染素匀红,知费尽,多少东君心力。
国艳酣晴,天香融暖,画手争传得。
绿窗朱户,晓妆谁见凝寂。
独占三月芳菲,千花百卉,算难争春色。
欲寄朝云无限意,回首京尘犹隔。
舞破霓裳,一枝浑似,醉倚香亭北。
旧欢如梦,老怀那更追惜。
王孙老去,算无地倾倒,胸中豪逸。
小筑三间便席卷,多少江山风月。
万壑回流,千峰输秀,人境成三绝。
登临佳处,鸟飞不尽空阔。
追念辋水斜川,有风流千载,渊明摩诘。
何必斯人聊一笑,俯仰今犹前日。
只恐东州,催成棠荫,又作三年别。
赏心难继,莫教孤负华发。
素秋新霁,风露洗寥廓,珠宫琼阙。
帘幕生寒人未定,鹊羽惊飞林樾。
河汉无声,微云收尽,相映寒光发。
三千银界,一时无此奇绝。
正是老子南楼,多情孤负了,十分佳节。
起舞徘徊谁为我,倾倒杯中明月。
欲揽姮娥,扁舟沧海,戏濯凌波袜。
漏残钟断,坐愁人世超忽。
濩落难容,崎岖堪笑,一年陆走川浮。
又携妻子,两度过神州。
紫蟹鲈鱼正美,凉天气、恰傍中秋。
今宵意,无人伴我,快泻玉双舟。
功名,聊尔耳,千金聘楚,万户封留。
又争如物外,闲旷优游。
好在东阡北陌,相从有、诸老风流。
家山近,归休去也,不上望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