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老书多少,名山定自留。
史应归草野,经只志春秋。
白草中华恨,黄花一代愁。
狂奴吾亦尔,梦寐每相求。
二老书多少,名山定自留。
史应归草野,经只志春秋。
白草中华恨,黄花一代愁。
狂奴吾亦尔,梦寐每相求。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奉怀汤岩夫王鹿田两处士(其二)》。诗中表达了对两位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联“二老书多少,名山定自留”,开篇即以“二老”点出怀念的对象,暗示这两位友人学识渊博,著作颇丰,如同名山一般,其声名与贡献将永载史册。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的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
颔联“史应归草野,经只志春秋”,进一步阐述了友人的学术贡献。在古代,史书和经典著作往往被视为传承文化、指导后世的重要载体。此联中的“史归草野”可能暗指友人的历史研究深入民间,影响广泛;“经志春秋”则表明友人的经学研究专注于《春秋》等经典,旨在揭示历史的真谛与道德的规范。这两句诗体现了对友人在历史学与经学领域卓越贡献的肯定。
颈联“白草中华恨,黄花一代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白草象征着荒凉与哀伤,黄花则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也蕴含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无奈。
尾联“狂奴吾亦尔,梦寐每相求”,诗人自比为“狂奴”,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这里的“狂奴”可能是指友人性格中的率真与不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对友情的珍视与渴望。最后一句“梦寐每相求”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常常追寻着友人的身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成就的赞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深情呼唤,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幽人斸寒泉,井甃名曰蒙。
井贵德不改,蒙以养为功。
非徒玩清冷,润液幽芳丛。
说筑傅岩下,伊耕莘野中。
静守一夫事,勤政王道隆。
孔孟不得志,日月经高穹。
休哉圣贤心,养私而用公。
宇宙间生民,草木与昆虫。
仁渐而秾郁,义惨而庞洪。
泓泓此中泉,与物资天功。
勿谓短绠浅,海底渊源通。
勿谓一勺轻,洗涤人心空。
近林郁青苍,远涧与冲融。
往往中间云,霶霈起天风。
汲引即所利,孰遣榛莽丰。
有道无得丧,孰患番险濛。
君子修诸业,虑初而图终。
为君赋此诗,勿厌吾道穷。
鄱阳才子钟庆门,巍冠大带何纷纷。
诚心乐道自颐养,雾豹蔚彧珍其文。
朱栏碧瓦江之垠,更敞高阁淩烟氛。
烟中数岫列窗牖,急雨洗出青无痕。
乍来耳目益开爽,况日文酒酣天真。
前年诏下起嵓隐,子直奋起轩浮云。
不嫌官小喜及养,敛板归拜高堂亲。
子方归宁亦同乐,与子登眺开芳樽。
定交酌寿虽所愧,相望兰桂长清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