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纶自属吾儒事,温饱何尝虑见侵。
况是义方同尹母,可无善养似曾参。
万言为试陈王道,一饭应知待士心。
但得庙堂多尔辈,岂妨枯槁卧山林。
经纶自属吾儒事,温饱何尝虑见侵。
况是义方同尹母,可无善养似曾参。
万言为试陈王道,一饭应知待士心。
但得庙堂多尔辈,岂妨枯槁卧山林。
此诗《送尹道舆会试》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通过诗中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尹道舆参加科举考试的深切关怀与勉励。
首句“经纶自属吾儒事”,表明了诗人对尹道舆作为儒家学者身份的认可与自豪,认为治国理政的重任自然属于像他这样的儒家知识分子。接着,“温饱何尝虑见侵”一句,表达了对尹道舆生活无忧的肯定,暗示其学术追求与个人生活并重,没有因追求学问而忽视了基本生活需求。
“况是义方同尹母,可无善养似曾参”两句,进一步赞扬尹道舆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更在道德修养上达到了如同古代贤母和曾参一样的高度。这里运用了典故,以尹母和曾参为例,强调了尹道舆在家庭伦理和社会责任上的担当。
“万言为试陈王道,一饭应知待士心”则展现了尹道舆在准备科举考试时的决心与态度。诗人鼓励尹道舆在考试中不仅要展示出丰富的学识,更要体现出对士人之心的理解与尊重,即在追求功名的同时,不忘体恤他人,体现君子之风。
最后,“但得庙堂多尔辈,岂妨枯槁卧山林”表达了诗人对尹道舆无论是在庙堂之高还是山林之远都能保持高尚品德的期待。即使在远离权力中心的生活中,也能坚守自我,不改初心。这既是对尹道舆个人品质的期许,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理想化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社会道德风尚的期盼,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原甫吾不识,闻之士大夫。
少时已绝群,卓荦千里驹。
读书足智虑,万卷力有馀。
善发六艺蕴,高谈诋先儒。
天文地理学,道藏及浮屠。
纤悉无不讲,讲之皆粲如。
文章弄豪赡,咳唾玉与珠。
避落八极间,买者论锱铢。
为人又挺特,不与侠者俱。
伉健虎独步,轩昂鹤仍孤。
身虽登两禁,未及秉钧枢。
爽气随沆瀣,敛收入清都。
嗟嗟刘夫子,信是荀扬徒。
富贵非穷愁,而复多著书。
荒城过宿雨,古寺入平芜。
郁郁壁上诗,奎钩照天衢。
我来值日暮,篝火为踟蹰。
想见其风骨,磊落眉宇疏。
邦人好事少,不以玉石摹。
岁月更久远,彫摧逐泥涂。
作诗贵述美,聊用赞不渝。
《刘公诗》【宋·孔武仲】原甫吾不识,闻之士大夫。少时已绝群,卓荦千里驹。读书足智虑,万卷力有馀。善发六艺蕴,高谈诋先儒。天文地理学,道藏及浮屠。纤悉无不讲,讲之皆粲如。文章弄豪赡,咳唾玉与珠。避落八极间,买者论锱铢。为人又挺特,不与侠者俱。伉健虎独步,轩昂鹤仍孤。身虽登两禁,未及秉钧枢。爽气随沆瀣,敛收入清都。嗟嗟刘夫子,信是荀扬徒。富贵非穷愁,而复多著书。荒城过宿雨,古寺入平芜。郁郁壁上诗,奎钩照天衢。我来值日暮,篝火为踟蹰。想见其风骨,磊落眉宇疏。邦人好事少,不以玉石摹。岁月更久远,彫摧逐泥涂。作诗贵述美,聊用赞不渝。
https://shici.929r.com/shici/JA83EPH9Qp.html
君在南山南,水阔云漫漫。
我在北山北,木落天地宽。
所思不可见,孤峰碧巑岏。
片云遥相望,脉脉一水间。
水流渺何许,抚松独盘桓。
人生有离合,把酒欲问天。
何以寄所思,取琴倚风弹。
一弹不成调,再弹谁与言。
抱琴耿无寐,月落空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