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嗟行役,吟诗怆物华。
西风凋木叶,客子去天涯。
日暮看边雁,江秋见海槎。
重阳谁对酒,野菊自开花。
回首嗟行役,吟诗怆物华。
西风凋木叶,客子去天涯。
日暮看边雁,江秋见海槎。
重阳谁对酒,野菊自开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与对自然景色的感慨。首句“回首嗟行役”,诗人回望过去,感叹于奔波劳碌的生活,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哀愁。接着“吟诗怆物华”一句,通过吟诗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哀伤,物华即美好的景物,这里指代的是自然界的美丽风光。
“西风凋木叶”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树叶凋零的画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客子去天涯”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一个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旅人,表达了他对远方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
“日暮看边雁,江秋见海槎”两句,通过观察傍晚飞过的雁群和秋天江面上的船只,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回忆。最后,“重阳谁对酒,野菊自开花”以重阳节为背景,借野菊的自在开放,反衬出诗人此时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孤独中,生命依然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未知的期待,充满了人生的哲思与情感的深度。
槐阴添绿。雨馀花落,酒病相续。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
当时共赏移红烛。向花间、小饮杯盘促。蔷薇花下曾记,双凤带、索题诗曲。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
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
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
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
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将发。
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
已是经年,杳杳音尘多绝。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