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愁人、愁丝未浣,织成帘外愁雨。
灯残酒醒香楼窄,撩乱鬓丝盈缕。梯小步。
指阑角梨花,冷白蒙蒙处。痴魂暂伫。
怪红透蕉心,绿黏苔发,蓦地与春遇。
封姨好,款款替侬拴住。画檐飘断离绪。
雏鸾院落中门底,宛隔一层香雾。天又曙。
漫揾遍慵衾,数遍残更鼓。繁声正苦。
怕燕子归来,梁间语涩,昨夜怎交付。
正愁人、愁丝未浣,织成帘外愁雨。
灯残酒醒香楼窄,撩乱鬓丝盈缕。梯小步。
指阑角梨花,冷白蒙蒙处。痴魂暂伫。
怪红透蕉心,绿黏苔发,蓦地与春遇。
封姨好,款款替侬拴住。画檐飘断离绪。
雏鸾院落中门底,宛隔一层香雾。天又曙。
漫揾遍慵衾,数遍残更鼓。繁声正苦。
怕燕子归来,梁间语涩,昨夜怎交付。
这首词以"愁"字贯穿始终,描绘了词人在雨夜中的孤独情绪。"正愁人、愁丝未浣"开篇,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心中的愁绪如同未洗净的丝线,绵延不断。"灯残酒醒香楼窄",通过环境的昏暗和空间的狭小,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孤寂。
"梯小步。指阑角梨花,冷白蒙蒙处",词人倚栏远望,梨花在雨中显得凄冷苍白,这景色更添愁绪。"痴魂暂伫",写出词人如痴如醉地凝视,期待着意外的惊喜,然而"怪红透蕉心,绿黏苔发,蓦地与春遇",却发现只有春色触动了内心,而期待的人并未出现。
"封姨好,款款替侬拴住",这里以拟人手法,将春雨比作封姨,希望能留住春天,但"画檐飘断离绪"又暗示了分离的无奈。"雏鸾院落中门底,宛隔一层香雾"描绘出院落的静谧与神秘,仿佛隔着一层迷离的香气,增加了词境的朦胧美。
"天又曙。漫揾遍慵衾,数遍残更鼓",夜晚过去,天已破晓,词人仍在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怕燕子归来,梁间语涩,昨夜怎交付",最后以燕子归来和梁间的呢喃作结,暗示了词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在雨夜中的情感波澜,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独特的愁思与情感世界。
狂风扇八区,一发不可息。
遂令地行人,颠倒忘南北。
道人留醒眼,谓得大慧力。
出门楚天高,万里寄两屐。
袈裟且不著,况作轩冕剧。
穷秋华峰哭,夜月牛渚笛。
是中岂狂者,狂者自莫识。
他年真醒时,为汝说皇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