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夜撼天柱折,万里飞尘九溟竭。
谁欲扶之两腕绝,英泪浪浪满襟血。
龙庭戈鋋烂如雪,孤臣生死早已决。
纲常万古悬日月,百年身世轻一发。
苦寒尚握苏武节,垂尽犹存杲卿舌。
膝不可下头可截,白日不照吾忠切。
哀鸿上诉天欲裂,一编千载虹光发。
书生倚剑歌激烈,万壑松声助幽咽。
世间泪洒儿女别,大丈夫心一寸铁。
黑风夜撼天柱折,万里飞尘九溟竭。
谁欲扶之两腕绝,英泪浪浪满襟血。
龙庭戈鋋烂如雪,孤臣生死早已决。
纲常万古悬日月,百年身世轻一发。
苦寒尚握苏武节,垂尽犹存杲卿舌。
膝不可下头可截,白日不照吾忠切。
哀鸿上诉天欲裂,一编千载虹光发。
书生倚剑歌激烈,万壑松声助幽咽。
世间泪洒儿女别,大丈夫心一寸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读文山集》,以壮烈的情感描绘了对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的深深敬仰和对其悲剧命运的沉痛感慨。诗中通过描绘黑风夜间的震撼场景,象征文天祥在艰难时局中的坚韧不屈,"两腕绝"形象地表达了他孤军奋战的决心。诗人感叹文天祥的忠诚如同苏武的节操和颜杲卿的直言,即使身处困境,仍坚守气节,视生命如草芥。
"膝不可下头可截",表现出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刚毅,"白日不照吾忠切"则揭示了他的忠心未能得到明主的理解。接下来,诗人借用"哀鸿上诉天欲裂"的意象,形容文天祥的冤屈和悲愤,以及其著作《正气歌》流传千年的深远影响。
最后,诗人以"书生倚剑歌激烈,万壑松声助幽咽",描绘出文天祥的精神激励着后人,而他自己则如大丈夫般铁骨铮铮,与儿女情长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激昂,是对文天祥高尚人格的深情赞颂。
之君命屯有孤辰,之子德孤无同人。
天遣之君友之子,宾主相忘无彼此。
出墙春梢道骨轻,侵书晚色天姿清。
客来面目挟尘土,对君有头不敢举。
客来言语挟尘埃,对君有口不敢开。
坐听一宾陪一主,夜雨秋风相尔汝。
主人养高宾养虚,九天上与神龙俱。
元礼佳少年,俊气欲无敌。
文章诗最豪,溟涨助笔力。
三年叶公城,于我固多益。
恨无荆鸡材,使君有羽翼。
此行省亲闱,綵服耀春色。
从容文字閒,固未旷子职。
蕲春向鄂渚,曾不三四驿。
吾师李武昌,金声而玉德。
诚能勇一往,所进岂寸尺。
江南后生秀,居多门下客。
愿君从之游,琢磨就圭璧。
斗酒清夜阑,缺月挂屋壁。
鸡鸣马就辔,少别安足惜。
人生共一世,谁能无行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