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落花·其三》
《落花·其三》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随风飘复堕,先向宋东家。

白少同残雪,红多似乱霞。

身轻曾入掌,命薄又听笳。

马上谁怜汝,黄金赎琵琶。

(0)
鉴赏

这首诗《落花(其三)》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描绘了落花在春风中的飘零与美丽。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落花从飘扬到坠地的过程,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首句“随风飘复堕”,生动地描绘了落花在春风的吹拂下,轻盈地飘舞,最终又缓缓落下的情景。接着,“先向宋东家”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落花赋予了方向感,仿佛它们有自己的目的地,先到达了宋东家的庭院。

“白少同残雪,红多似乱霞”两句,通过对比和比喻,进一步描绘了落花的颜色与形态。白色的花瓣稀少,如同残雪般点缀着大地;而红色的花瓣则繁多,宛如天边的彩霞,绚烂夺目。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落花的色彩美,也暗示了它们短暂而美丽的生命。

“身轻曾入掌,命薄又听笳”两句,表达了落花虽轻盈却命运多舛。它们曾经被轻轻捧于手心,享受过短暂的温暖与呵护,但最终还是逃不过命运的安排,随着风声(笳声)的响起,落入了尘土之中。这里既有对落花命运的同情,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马上谁怜汝,黄金赎琵琶”则以一种反问的方式,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在这样一个繁华的世界里,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这些落花的命运?是否有人愿意花费珍贵的黄金去赎回那些失去的美丽与哀愁?这一问,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价值、人情冷暖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脆弱,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命运、价值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次韵畴老赠丹霞三篇并寄丹霞以代简书·其一送次丹霞归瑞光岩韵

太虚元湛寂,妙用起云雷。

若解明如镜,何须冷似灰。

(0)

春词二十首·其四

萧萧槛外翠琅玕,瘦节疏枝特地寒。

谁谓幽居太寥闲,此君长此结清欢。

(0)

灵隐宫

我昔曾游飞来峰,白猿昼挂峰上松。

晔然灵光如彩虹,钟磬自响金仙宫。

宦游漂泊西复东,虽欲再到无由从。

帝居钧天陋瀛蓬,螭坳载笔侍重瞳。

逆鳞聊试摩神龙,谪堕剑浦山重重。

征鞍来此寻旧踪,恍如梦落烟霞中。

朱楼宝殿飞玲珑,寒泉幽石欣相逢。

门前池馆虚含风,一洗尘虑清心胸。

明朝南去随征鸿,惆怅胜游回首空。

(0)

止斋即事

居与仙岩邻,未悉仙岩路。

片棹偶相及,山僧频礼数。

指点觅馀迹,行行道其故。

是为梅雨潭,排空成瀑布。

常生六月寒,輶轩每相顾。

嗟哉往来者,宁不忝尸素。

(0)

丁巳八月陈芷云邮示五十自寿诗索和爰成四首奉寄·其二

解组渊明久倦游,琵琶听唱旧江州。

避人地辟烟三径,乐圣杯衔月一楼。

削木曾期公冶对,著书未许子虚侔。

秋深南极星增烂,照遍归云阁几周。

(0)

觅松江水

啄腐吞腥聊当肉,消烦止渴必资茶。

凭君为汲松江水,活火煎来泛乳花。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