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其三》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其三》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徐淮多往躅,行行入周访。

始瞻芒砀云,忽出清泗上。

千秋赏雄图,白发不相放。

歌风与戏马,高台屹相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淮河与泗水之间,沿途拜访历史遗迹的旅程。诗中充满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徐淮多往躅,行行入周访”点明了行程的方向和目的,即探访历史的足迹。接着,“始瞻芒砀云,忽出清泗上”描绘了沿途风光的变化,从云雾缭绕的山峦到清澈的泗水上行,景象转换,引人遐想。

“千秋赏雄图,白发不相放”表达了对古代英雄壮志豪情的敬仰之情,即使岁月流逝,白发苍苍,那份对历史的热爱与追忆却永不消逝。最后,“歌风与戏马,高台屹相向”以两个典故“歌风”和“戏马”,象征着历史上的英雄豪情与壮志,这些精神在时间的长河中依然屹立不倒,相互辉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遗迹的探访之旅,抒发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崇敬与怀念,以及对历史永恒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丁丑生日二首·其一

尘世悠悠叹聚沤,道人珍重此身留。

尚存一息脩千劫,未论长生到十洲。

晓沐篆烟随境寂,午趺禅诵爱林幽。

只饶一著凭先手,急水滩头渡小舟。

(0)

沈云升开府入闽寄赠二首·其二

感君深意气,行复过相看。

旂影摇云黑,星辉照海寒。

田家晞谷种,钓客理渔竿。

引剑亲南斗,临春拥画栏。

(0)

小金山既分赋后诸子谓望气楼环翠亭二公遂为兹山香火宜有专赋用志所怀遂篝灯各赋一首二首·其二

文章终古事,谁敢与君争。

异代偏增感,纯诚不可京。

奇才膺主眷,春梦付浮生。

重溯金莲烛,还应泪绠倾。

(0)

弟长发孝廉至

三载怀归日,春深见汝来。

牵衣方大笑,入坐遽衔杯。

乡事频难问,家书怯未开。

长空凭接翼,梦往碧云隈。

(0)

英德过吴侍御俨五故宅肃拜遗像赠乃子太学调阳

乌台怀旧德,柏荫识遗贤。

国士难为报,流风信可传。

况森种玉瑞,得简避人篇。

自昔深怀抱,披衣钟漏前。

(0)

碧玉洞

一踏双高气即苏,风雷谁与擘真图。

讵论竹箭三门驶,尽遣螭龙绝壑徂。

石窦秋深喧草木,海潮天落应虚无。

题崖不记飞仙事,薄采空怜九节蒲。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