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游如流水,逢坳注盘礴。
青林古僧居,看竹例插脚。
曲房烟霭侵,结构傍崖崿。
山心爱幽森,茗话入恬漠。
不知秋风夕,桐子窗前落。
覆地云下阶,窥人月到阁。
小住良复佳,晚归亦不恶。
度岭乞一筇,紫玉铿然削。
清游如流水,逢坳注盘礴。
青林古僧居,看竹例插脚。
曲房烟霭侵,结构傍崖崿。
山心爱幽森,茗话入恬漠。
不知秋风夕,桐子窗前落。
覆地云下阶,窥人月到阁。
小住良复佳,晚归亦不恶。
度岭乞一筇,紫玉铿然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游凤麓寺的所见所感。首句“清游如流水”以流水比喻行程的轻快与心境的清澈,接下来的“逢坳注盘礴”形象地写出了山路的蜿蜒起伏。诗人来到青翠的古木环绕的僧人住所,对竹丛中的景色特别留意,甚至“看竹例插脚”,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进入寺内,曲折的房间被烟雾缭绕,建筑巧妙地依傍着山崖,显得幽深宁静。“山心爱幽森,茗话入恬漠”表达了诗人对寺中静谧环境的喜爱,以及品茗交谈时的恬淡心境。秋风起时,桐子飘落,增添了季节的韵味,而“覆地云下阶,窥人月到阁”则描绘了夜晚月光洒落的景象,显得静谧而神秘。
诗人觉得在寺中小住非常惬意,不论是白天游玩还是傍晚归去,都别有一番风味。最后,他借登山杖“度岭乞一筇,紫玉铿然削”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凤麓寺的清幽与诗人的心境。
绝顶横临日,孤峰半倚天。
裴回拜真老,万里见风烟。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细细绿筠香。
秀色乱侵书帙晚。帘捲。清阴微过酒尊凉。
人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
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上东墙。
鼓楫淩惊波,连山缺东隅。
飘飖天门上,千里见全吴。
钟阜何盘盘,列城带江湖。
风高黄云动,日落青天孤。
不见昭明宫,罗绮为榛芜。
草白风萧萧,枯树上啼乌。
所以豪杰士,竹帛奋良图。
良图亦焉在,树立才须臾。
悲风与流水,万古一归墟。
不如和叩舷,高歌称钓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