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孤山雪里花,朱唇得酒改容华。
贪匀南国佳人面,忘却西湖处士家。
一种暗香凝夜月,十分娇韵醉时霞。
邻墙艳杏诚非伍,须信南人语未差。
本是孤山雪里花,朱唇得酒改容华。
贪匀南国佳人面,忘却西湖处士家。
一种暗香凝夜月,十分娇韵醉时霞。
邻墙艳杏诚非伍,须信南人语未差。
这首诗名为《次卫律本宪史红梅韵》,作者叶颙是元末明初时期的文人。诗中以红梅为题,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味。
首句“本是孤山雪里花”,将红梅置于孤山雪景之中,暗示其坚韧不屈的品格,如同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接下来,“朱唇得酒改容华”运用比喻,形容红梅经过霜雪洗礼后,颜色更加鲜艳动人,仿佛含酒微醺。
“贪匀南国佳人面”一句,将红梅比作南国美女的娇颜,赞美其美丽动人。然而,“忘却西湖处士家”又暗示了梅花的高洁,它忘却了自己的出处,只专注于展现最美的姿态。
“一种暗香凝夜月”描绘了红梅在夜晚散发出的幽香,与皎洁月光相映成趣,更显其清雅。而“十分娇韵醉时霞”则写出红梅在日出时分的娇艳,如醉酒般迷人。
最后两句“邻墙艳杏诚非伍,须信南人语未差”,将红梅与艳丽的杏花对比,强调红梅的独特魅力,认为南人(南方人)对红梅的赞誉并非溢美之词,确有其道理。
整体来看,叶颙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赞美了红梅的美丽、高洁和独特韵味,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梅花精神的赞美。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