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徐归兴六首·其三》
《淮徐归兴六首·其三》全文
明 / 胡应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一望龙门兴已阑,漫将陈策射金銮。

生来骠骑封侯易,老去冯唐谒帝难。

栗里乍看三径在,桐江犹剩一峰寒。

秋风咫尺天池上,未向榆枋刷羽翰。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淮徐归兴六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句“一望龙门兴已阑”,诗人遥望龙门,心中不禁生出一种兴尽而衰的感觉,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涯的厌倦。接着,“漫将陈策射金銮”一句,以“陈策”比喻自己的谏言,却难以达到皇帝的耳畔,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官场现实的无奈与无力感。

“生来骠骑封侯易,老去冯唐谒帝难”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轻松得志与年老时的艰难求见,深刻揭示了人生境遇的无常与不公。这里“骠骑”指汉代名将霍去病,封侯容易;“冯唐”则是汉代的贤臣,晚年才得到重用,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栗里乍看三径在,桐江犹剩一峰寒”两句,转而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想象自己回到故乡,看到熟悉的三径和远处的山峰,内心感到一丝宁静与满足。这里“栗里”代指故乡,“三径”出自陶渊明的诗句,象征隐居生活,“桐江”则点明了地点,进一步强化了归隐的主题。

最后,“秋风咫尺天池上,未向榆枋刷羽翰”两句,以秋风为引子,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官场,但心已远离,渴望像大雁一样在更高的天空飞翔,即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这里的“天池”象征高远的理想境界,“榆枋”则是指低矮的树,比喻诗人目前的处境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官场的反思,也有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作者介绍
胡应麟

胡应麟
朝代:明   字:元瑞   号:少室山人

(1551—1602)明金华府兰溪人,字元瑞,号少室山人,更号石羊生。万历间举人,久不第。筑室山中,购书四万余卷,记诵淹博,多所撰著。曾携诗谒王世贞,为世贞激赏。有《少室山房类稿》、《少室山房笔丛》、《诗薮》。
猜你喜欢

鸟媒

一自弋者篡,冥飞亦云多。

庖牺网未收,同类如予何。

已噤伐斧篇,去去依女萝。

(0)

满江红.次潼川漕刘殿院韵

外省抡才,诏书下、芝泥犹湿。

应料得、出奇锦绣,争辉金碧。

三级浪高鱼已化,九霄路远鹏方息。

有宗工、此地独持衡,将专席。岁月晚,霜风急。

嗟老子,为行客。念昔陪班缀,今亲辞色。

握手方成同社款,消魂又作歧亭别。

也不须、因赋大刀头,归心折。

(0)

寄杨南仲

君思家世质,云此闺闾华。

我知财货里,自出人骄奢。

先翁非勤俭,安能美生涯。

儿郎不鼓舞,造化无萌芽。

从今君已悟,拈骰入諠哗。

结棚妆俚戏,达旦听淫哇。

(0)

荷华

翠盖田田绿,繁华艳艳红。

有容欺水国,无力舞秋风。

缓步迎潘后,纤腰学楚宫。

涉江人不见,两桨石城东。

(0)

和程大卿荔枝

棠阴为政有光晶,号令风行鬼亦惊。

和气发来藏不得,直教丹荔背时生。

(0)

沁园春.送春

飞雨一番,杜宇数声,东君又回。

对花垂粉泪,舟移洛浦,柳眉颦黛,马走章台。

南架海棠,北窗红药,都是当年手自栽。

伤离别,想今朝去也,明日重来。轩车且莫相催。

待细把衷肠诉此怀。

这画阑六曲,懒和月倚,朱帘十二,不与风开。

青杏园林,朱樱酪酒,争似和羹雪后梅。

那时节,好都将心事,分付多才。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