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仙在空谷,不复顾荣名。
肯因入俗语,易此高世情。
仙道竟寥邈,癯身学未成。
赤松果安在,日夕哀猿声。
学仙在空谷,不复顾荣名。
肯因入俗语,易此高世情。
仙道竟寥邈,癯身学未成。
赤松果安在,日夕哀猿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追求仙道者的心境与处境,开篇便以“学仙在空谷,不复顾荣名”表达了诗人弃世离俗、追求超脱尘埃的决心。紧接着,“肯因入俗语,易此高世情”则透露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看法,即愿意将高远的情怀融入世间的普通语言之中,以便于表达和传达。
然而,“仙道竟寥邈,癯身学未成”显示出追求仙道的艰难与未达目的的现状。诗人通过“赤松果安在,日夕哀猿声”这一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了对仙境之美好和对现实处境之感慨。赤松指的是长寿不老的神木,而其下方哀猿的声音,则象征着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手法,展示了一种超然物外、又不得志的情怀。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仙道的向往,还透露出了实践中的困顿和内心的矛盾。
衡湘风物佳,微产亦丰美。
清腴足粳稻,隽永到梨柿。
一饱自有馀,此乐渠有涘。
况逢使君贤,公馀多燕喜。
新诗且间作,健笔时一泚。
形骸了区别,肝胆洞遐迩。
言论斯霭如,旨意不忘起。
梧槚良栽培,稂莠早耘耔。
我愚莫孰何,流辈敢伦儗。
每闻循循诱,敢愧空空鄙。
高堂有白发,富贵宁羡彼。
丐公成此心,万事欢菽水。
湖澥天教十载閒,玉经功就胜居坛。
惊尘天目妨龙卧,晚岁华阳望鹤还。
入咏五噫丹阙近,会心三笑画溪寒。
世缘历尽仙缘熟,坐断陪真向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