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命在乎民,民命在乎食。
圣人虽复生,斯言固不易。
虚惠岂足尚,教人以姑息。
虚名岂足高,教人以缘饰。
国命在乎民,民命在乎食。
圣人虽复生,斯言固不易。
虚惠岂足尚,教人以姑息。
虚名岂足高,教人以缘饰。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秋怀三十六首》中的第八首,主题围绕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以及对圣人智慧的反思。诗中强调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食物对于国家存续的重要性,指出即使圣人再生,也不能忽视这一点,因为"国命在乎民,民命在乎食"。诗人进一步批评了空洞的恩惠和表面的名声,认为它们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应教导人们务实和真诚,"虚惠岂足尚,教人以姑息","虚名岂足高,教人以缘饰"。整首诗体现了邵雍关注民生、倡导实学的思想。
七闽山中地不足,往往连山暗脩竹。
今年是处生竹花,竹米登囷日千斛。
大家炊饭饷田夫,小家作糜饥饫腹。
官虽赋田无上地,民不扶犁得中熟。
福唐太守不敢藏,青版成囊献黄屋。
黔黎鼓腹慰天心,宣付汗青书日录。
山中父老雪满头,何曾眼见天雨粟。
漫将葆旅属珠星,谁问庙堂调玉烛。
人言丹凤餐竹实,玉粒先来自山谷。
会见双飞入建章,万年枝并看鸾宿。
造化出尤物,馀芳若为容。
遥知补陀山,天香落岩风。
题评付大手,妙质烦天公。
捧心陋嫫母,彼美唯孟庸。
但恐两无情,一笑花遂空。
赖此绝世姿,堕君幽句中。
相识苦恨晚,著语今复仝。
愿偕九畹兰,结根永相从。
可怜金钱花,亦荐白玉钟。
勿遣倡条滋,乱我风露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