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早已到千林,尚有馀寒压晓衾。
解作飞花朝蔌蔌,绝胜疏雨晓涔涔。
无田亦有三登意,是瑞何妨一尺深。
雪里故人谁过我,西湖岩壑似山阴。
春光早已到千林,尚有馀寒压晓衾。
解作飞花朝蔌蔌,绝胜疏雨晓涔涔。
无田亦有三登意,是瑞何妨一尺深。
雪里故人谁过我,西湖岩壑似山阴。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次韵子东春雪》。诗中描绘了春雪降临的情景,以及诗人对春雪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春光早已到千林”,点明春日已至,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然而,“尚有馀寒压晓衾”一句,却透露出春寒料峭,清晨时分仍感寒冷,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凉意的基调。
接着,“解作飞花朝蔌蔌,绝胜疏雨晓涔涔”两句,将春雪与春雨进行了对比。春雪在早晨轻盈地飘落,如同飞舞的花瓣,给人以美的享受,而相比之下,春雨则显得过于寻常。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春雪的喜爱和赞美。
“无田亦有三登意,是瑞何妨一尺深”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春雪的赞美。这里的“三登意”源自古代农耕文化中的“三登”,即丰收之意。诗人说即使没有田地,也期待着春雪带来的丰收之兆,表现了对春雪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雪里故人谁过我,西湖岩壑似山阴”两句,以西湖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春雪中能有知音相伴的心情。西湖岩壑的景象与山阴相似,营造了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春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生活美好愿景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杨柳摇青堤边树,又值禁烟佳序。
雕鞍画毂,拥平川路。傍溪行,桃花散,似红雨。
追忆当年友,共尊俎。挥手云山隔,竟何许。
屈指人生,半是伤离绪。对冶游天,嬉春侣。
黯然回首,忍重寻,临岐处。笛飘扬,邮亭远,旅魂阻。
休为年芳晚,闭朱户。残宵听鶗鴂,更悲苦。
寒积庭阴,风战碎叶,楼角黄昏独倚。
怅望绝、琼华醉魂愁死。
忽见柳花飘洒,误记得、吟边回春意。
灞桥鞭缓,孙山棹冷,酿成清思。天际。
故人使对,旧苑苍茫,几番凝睇。
料须讶、疏林未堪装缀。
偶化寻芳晓蝶,莫身到、瑶台忘尘世。
倩梦里、飞过罗浮,又值翠禽酣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