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邵户部文敬前后得七首·其三》
《次韵答邵户部文敬前后得七首·其三》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阁吏催成应制诗,御香初散雨如丝。

西垣地切层霄半,秘府书存百代遗。

通集久怀明主赐,负暄终抱野人私。

多才独愧东曹彦,未有贤劳答盛时。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次韵答邵户部文敬前后得七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阁吏催促应制诗的情景,感受到御香初散,细雨如丝的氛围,以及身处西垣之地,与天际相连的壮丽景象。诗人在赞美皇宫的庄严与历史的厚重之余,也流露出对自身才华的谦逊和对君主赐予的感激之情。

“阁吏催成应制诗”,生动地展现了官场中繁忙而有序的场景,阁吏的催促声中,诗人迅速构思,完成了一首应制诗。“御香初散雨如丝”,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雨中皇宫的朦胧美,御香的余韵与细雨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

“西垣地切层霄半,秘府书存百代遗”,诗人站在皇宫的高处,俯瞰着云霄,感受到了皇宫与天空的紧密相连,同时也感叹于皇宫内藏书之丰富,见证了百代文化的传承。这种宏大的视角,不仅展现了皇宫的宏伟,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

“通集久怀明主赐,负暄终抱野人私”,表达了诗人对君主赐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作为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和追求的坚守。在繁华与权力之外,诗人依然保持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对个人情感的珍视。

“多才独愧东曹彦,未有贤劳答盛时”,诗人自谦自己虽有多才,但与东曹(古代官署名)的贤能相比,仍感不足。在这样的盛世之中,他希望能以自己的努力,为时代做出贡献,表达出诗人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和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皇宫、历史、自然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时代的责任与期望。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湖居与仁先结邻赋呈四首·其四

西湖天下奇,移步各殊形。

传之画师稿,意匠存模型。

遂令游观客,颠倒遗性灵。

老夫独迂怪,筑此背湖厅。

懒焚天竺香,不礼三潭星。

编篱辟幽径,种竹可中亭。

南北两高峰,列几如罍瓶。

霜天色黝黯,补以湖面青。

置身入閒冷,借景皆空冥。

东邻有高士,避俗常独醒。

取舍定先我,隔篱呼与听。

(0)

初春重至西湖

曲槛阴阴水绕庐,雨花风叶看西湖。

无多来日思前事,剩有春光赚老夫。

向晓乱山分紫翠,隔年寒涨没菰蒲。

何须更觅伤心句,满眼烟波鬓影孤。

(0)

刘芋山研究农业世居浓溪山水清绝余维舟访之所设农业试验场种树成荫矣感而有赠

昨过立濑墟,远见君家树。

树树含春情,迎我浓溪渡。

浓溪之水浓于酒,山光倒注绿可剖。

山下溪流镜面平,双篙点破鱼不惊。

君家恰在溪山曲,濯足溪流饮山绿。

自栽松柘乱成行,忧来踯躅野人旁。

直输心血作灌溉,独辟虔南树艺场。

海天一粟君何补,躬耕小称溪山主。

但为时艰惜好春,眼前寸寸黄金土。

沉吟此际百酸辛,我亦长镵托命身。

无田不渡浙江水,愁作东西南北人。

(0)

偕刘月农登八境台示同游诸子

衙居绝朋欢,乘兴策游骑。

步上八境台,恍如脱拘系。

郁郁瞰孤城,脉脉延秋霁。

生年去飘忽,忧患天所寄。

弥望结层阴,人烟堕冥昧。

帆静如有待,鸟惊若相忌。

暝色赴依微,冈峦互睥睨。

万感入迟暮,宦游非我意。

坐对好江山,宁为百年计。

此邦多达人,所悲在民气。

吾子忧患身,抗心赴沉挚。

至人通群情,毋忧负俗累。

(0)

通天岩

但见九州大,安知岩壑深。

不有登高兴,安知天地心。

少壮背人去,瞥如鸟投林。

竦身伺日影,一息皆精神。

回光射丛薄,细路披碎金。

暂与涤烦冤,遗此一寸阴。

百转出寒雾,隐隐浮城闉。

晴雨失气候,万态含酸辛。

惜此物力阜,郁塞无冬春。

岳岳姚江叟,教养开芜榛。

欲民通生计,先使变土音。

豁蒙即治理,闭关皆弱民。

我来理冤愤,百屈不一伸。

高天照冥昧,后起无哲人。

生平悲悯怀,望远情倍亲。

况兹值岁暮,归心如转轮。

(0)

出都宿杨村作

落日下寒沙,征夫犹未息。

赢马带西风,行行度平隰。

岂畏跋涉艰,但忧时事棘。

土瘠稻粱稀,饥鸟投林急。

忆昔别家时,凄风入庭室。

我父病在床,母扶幼弟立。

谓儿将远行,愿儿自爱惜。

汝舅在闽海,见我恐无日。

念我病且衰,见汝心尤切。

弟妹各凄然,回头向暗壁。

幼子牵妇衣,呱呱为我泣。

相送各无言,皇皇日将夕。

出门从此去,一棹浮空碧。

载涉闽海涛,舟轮御风疾。

登岸见我舅,沐发犹未毕。

遥忆我母容,见舅心滋戚。

我母齿尽脱,我舅发全白。

俯仰二十年,悲愉感今昔。

六月到京师,囊空嗟旅食。

寄生忧患初,冥心赴沉挚。

昨梦到庭闱,慰我久离别。

旅思凋华年,春晖警凄魄。

名场勿自误,去去复何恤。

昨夜始出都,徬徨宿古驿。

秉烛理残书,风劲檐霜积。

偶检旧寒衣,缝纫千针密。

岂必贵此衣,吾母劳筋力。

衣痕日以旧,游子尚行役。

披衣步中庭,一步一凄恻。

关河多浮云,茫茫天地窄。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