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才略暂临夔,泛绿依红诧小儿。
肯向稠人识毛遂,甘从走督得神师。
鱼城人喜景星出,象滪猿惊仙仗移。
七十老翁怕趋走,峡江亭上倍临歧。
英雄才略暂临夔,泛绿依红诧小儿。
肯向稠人识毛遂,甘从走督得神师。
鱼城人喜景星出,象滪猿惊仙仗移。
七十老翁怕趋走,峡江亭上倍临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田使君时的情景。开篇“英雄才略暂临夔,泛绿依红诧小儿”两句,表达了对田使君英勇才能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一丝不舍之情。诗人用“泛绿依红”这种美好的景色来衬托田使君的到来,通过“诧小儿”的细节,展现了一种亲切与温馨。
接着,“肯向稠人识毛遂,甘从走督得神师”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田使君才华横溢、堪称师表的仰慕。这里的“稠人”指的是普通人,而“毛遂”则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游说之士,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接纳;而“走督得神师”,则是在赞美田使君不仅才能出众,而且还能迅速获得人们的认可。
第三句“鱼城人喜景星出,象滪猿惊仙仗移”中,“鱼城”指的是夔州(今重庆奉节),诗人通过“景星出”来形容田使君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希望与光明,而“象滩猿惊仙仗移”,则是用神话传说中的仙鹤来比喻田使君的高洁与不凡,表达了诗人对其离去的惋惜之情。
最后,“七十老翁怕趋走,峡江亭上倍临歧”两句,诗中提到的“七十老翁”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是一种比喻,用来表达对于田使君离去的担忧和对其年事已高的关心。通过“峡江亭上”这样的景致,诗人在送别时的心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和不舍之意,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佳作。
千里万里道,三年二年别。
鸿雁去复来,我友音书绝。
梦中忽一见,款语情更切。
觉来失处所,残釭半明灭。
相思各天涯,长夜寒剽冽。
风霜草木变,贫贱不易节。
中心谅谁知,素月当空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