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笼暝色鹦鸪噤。觉画楼更静。
开镜低挽云丝,换犀簪未定。阑边粉郎醉凭。
看两蛾残晕。微嗅鬓畔花香,治三分洒病。
雕笼暝色鹦鸪噤。觉画楼更静。
开镜低挽云丝,换犀簪未定。阑边粉郎醉凭。
看两蛾残晕。微嗅鬓畔花香,治三分洒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氛围与人物的情感巧妙融合。"雕笼暝色鹦鹉噤",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夜晚氛围,鹦鹉因夜幕降临而沉默,暗示着环境的寂静与孤独。"觉画楼更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静谧,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夜晚的宁静之中。
接着,“开镜低挽云丝,换犀簪未定”描绘了女子在夜晚整理妆容的情景,动作轻柔,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她低头梳理发丝,挑选合适的首饰,这一系列动作既展现了她的美丽,也映射出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阑边粉郎醉凭”,画面转向了男子,他倚靠在栏杆上,似乎在享受夜晚的宁静,也可能是在借酒浇愁。这里的“粉郎”可能是指女子的爱人,或是诗人对男子的昵称,增加了画面的温馨与情感的深度。
最后,“看两蛾残晕。微嗅鬓畔花香,治三分洒病。”这两句将画面推向高潮。女子轻轻嗅着鬓旁的花香,试图以此来缓解心中的愁绪,而男子则在旁默默注视,两人的互动充满了深情与理解。这里的“两蛾残晕”可能指的是女子眼中的泪光,暗示了她们之间情感的复杂与微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情感,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情与思考。
我本山中牧羊客,偶然失脚红尘陌。
矫首丹崖不可攀,但见层空暮云碧。
楼居仙人元不死,天长地久无消息。
骑麟翳凤者为谁,道上相逢不相识。
披图示我旧游处,流水桃花尚春色。
为言白石久已烂,茯苓无复成琥珀。
忽然长揖不肯住,飘若流星去无迹。
若为握手赋归来,永与人间风雨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