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万里道,三年二年别。
鸿雁去复来,我友音书绝。
梦中忽一见,款语情更切。
觉来失处所,残釭半明灭。
相思各天涯,长夜寒剽冽。
风霜草木变,贫贱不易节。
中心谅谁知,素月当空洁。
千里万里道,三年二年别。
鸿雁去复来,我友音书绝。
梦中忽一见,款语情更切。
觉来失处所,残釭半明灭。
相思各天涯,长夜寒剽冽。
风霜草木变,贫贱不易节。
中心谅谁知,素月当空洁。
这首诗《梦故人》由元代诗人贡奎创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千里万里道,三年二年别”开篇即以辽阔的空间距离和长时间的分别,营造出一种时空的隔阂感,为后续情感的铺垫打下基础。接着,“鸿雁去复来,我友音书绝”运用自然界的景象(鸿雁的迁徙)与友情的断绝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梦中忽一见,款语情更切”转折至梦境,诗人与久违的朋友重逢,话语间充满了深情厚谊,情感更加浓烈。然而,“觉来失处所,残釭半明灭”又将梦境的温馨瞬间拉回现实的残酷,梦醒后,朋友依旧远在天边,只有半明半灭的灯火作为回忆的见证。
“相思各天涯,长夜寒剽冽”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空间上的遥远和时间上的漫长,以及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内心深处的寒冷与煎熬。最后,“风霜草木变,贫贱不易节”以自然界的变化暗示人生的无常,但即便如此,真正的友情不会因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动摇,凸显了友情的坚韧与珍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自然景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艰难岁月中对友情的坚守与珍视。
枯桑舒牙叶渐青,新蚕可浴日晴明。
前年器用随手败,今冬衣着及春营。
倾囷计口卖余粟,买箔还家待种生。
不惟箱篚供妇女,亦有鉏鎛资男耕。
空巷无人斗容冶,六亲相见争邀迎。
酒肴劝属坊市满,鼓笛繁乱倡优狞。
蚕丛在时已如此,古人虽没谁敢更。
异方不见古风俗,但向陌上闻吹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