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萧条铁骑重,曾惊燐火散千峰。
蛾眉幸不歌黄鹄,鱼服愁仍困白龙。
地阔金瓯元浩荡,天回玉辇转从容。
因挥二晋千秋泪,于石真成勒景钟。
夜色萧条铁骑重,曾惊燐火散千峰。
蛾眉幸不歌黄鹄,鱼服愁仍困白龙。
地阔金瓯元浩荡,天回玉辇转从容。
因挥二晋千秋泪,于石真成勒景钟。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土木驿》描绘了一幅夜晚战争场景的画卷。首句“夜色萧条铁骑重”,通过“夜色”和“铁骑”的描绘,展现出战事的紧张与肃杀气氛,暗夜中重装骑兵的行进显得格外沉重。次句“曾惊燐火散千峰”,则以磷火点点映照山峰,暗示了战争的烽火连天,令人惊惧。
接下来,“蛾眉幸不歌黄鹄,鱼服愁仍困白龙”,运用象征手法,蛾眉代表女子,黄鹄是高飞之鸟,这里暗指明朝皇室;鱼服则可能指代敌方或失势之人,白龙象征皇帝,表达的是幸存者对皇帝被困的忧虑。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地阔金瓯元浩荡,天回玉辇转从容”,金瓯比喻国家疆域,浩荡形容其广大;玉辇则是皇帝的代称,这里的“从容”既指皇帝的镇定,也暗示局势的艰难。诗人感慨国家虽大,但面临危机时,皇帝的应对却显得力不从心。
最后两句“因挥二晋千秋泪,于石真成勒景钟”,诗人借晋朝的典故,表达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哀叹。他为明朝的土木之变而悲泣,希望后人能从这段历史中汲取教训,铭记于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王世贞对于国家兴衰的深刻洞察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