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诸葛宣义二首·其二》
《挽诸葛宣义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兰阶初擢秀,棣萼亦联芳。

幻化应难料,悲欢独两忘。

达生知有道,养性更传方。

一笑乘云去,谁知本不亡。

(0)
注释
兰:兰花。
阶:台阶。
初:刚刚。
擢:提拔,显现。
秀:秀美。
棣萼:棣花,古代兄弟间互称的花,象征兄弟情谊。
联:连接,相继。
幻化:变化莫测。
料:预料。
悲欢:悲伤和欢乐。
达生:通达人生。
有道:有道理,明白。
养性:修养性情。
传方:传授方法。
乘云去:乘风飘然离去。
本:根本,内心。
亡:消亡。
翻译
兰花开始展现出鲜艳,棣花也相继开放。
变幻无常难以预料,悲伤与欢乐都独自遗忘。
通晓人生之道者明白,修养品性更是流传的方法。
微笑着乘风而去,谁知道内心其实并未消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宰所作,名为《挽诸葛宣义二首(其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在这短小精悍的四句中,诗人运用了生动鲜活的意象和深邃含蓄的哲理,勾勒出一种超脱世俗、达观人生的境界。

“兰阶初擢秀,棣萼亦联芳。”这里借助于自然景物,比喻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初露端倪,并且这些美好的东西是相互联系的。兰草和棣萼都是香气扑鼻的花卉,象征着高洁和芬芳。

“幻化应难料,悲欢独两忘。”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变的感慨。幻化指的是世事如梦,如同幻影一般难以捉摸;而悲欢则是人生的常态,但在这种超然的境界中,人们应该忘却这些世俗的情感。

“达生知有道,养性更传方。”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生活智慧和修养自我的追求。达生指的是理解生命,知有道则是认识到生命的真谛;而养性和传方,则是培育内在的本性,以及通过修行来实现个人的精神提升。

“一笑乘云去,谁知本不亡。”最后两句诗人以轻松自如的态度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的向往。一笑,即面对一切以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乘云去,则是象征着灵魂的解放和升华。谁知本不亡,表明在这种境界中,自我意识的消融并非真正的消逝,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永恒存在。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生动的意象和超脱的境界,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追求生命真谛和个体解放的精神世界。

作者介绍
刘宰

刘宰
朝代:宋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飞来寺

峡山古寺栖云顶,传说飞来信有无。

风籁松涛天外接,鸟啼猿啸月明孤。

百年地僻尘嚣迥,六月江深暑气徂。

应我忧时心独拙,暂逢幽赏莫踟蹰。

(0)

和茧雪和归田园居六首·其五

榜室曰蝶庄,略彷三径曲。

怪石苦难致,疏梅补亦足。

一庭寓深窅,不以堂皇局。

客至剥春笋,于此烧短烛。

孤鹤何处飞,凉魄光如旭。

(0)

和茧雪和贫士七首·其四

庾郎之鲑菜,差瞻于黔娄。

闭门类枯僧,八月废应酬。

过此二十日,屠苏又一周。

一身不自谋,每为万物忧。

千载而上下,屈指复谁俦。

零落雪文字,吾于此中求。

(0)

朝云墓

禅心久已定猿并,肯似巫山神女情。

一冢香魂归白鹤,千秋名附苏先生。

(0)

余别珠水归霜山母舅陈士勖以诗见讯中及灵运开山事依韵戏答

廿载风烟隙里过,栖栖车马问如何。

焚将蜡屐存冰卷,幻出家山学黛蛾。

但说青蚨装陆贾,宁知白鹤瘦东坡。

勿矜名下人争袭,丘壑胸中胜事多。

(0)

赠澹归和尚

部血呼天天不应,犹将铁骨傲寒凌。

孔颜以下无门祚,龙象于今有股肱。

社稷俱夷存矮屋,衣冠凋尽出名僧。

以君为佛知君浅,求子求臣但一能。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