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门深掩,不道背人归去远。
倦燕娇莺,啼出阳关第四声。
含愁想问,飘泊天涯何处定。
梦断罗帷,今夜明朝睡起迟。
重门深掩,不道背人归去远。
倦燕娇莺,啼出阳关第四声。
含愁想问,飘泊天涯何处定。
梦断罗帷,今夜明朝睡起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情而寂寥的画面。"重门深掩"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封闭,不愿被人察觉离去之远。"倦燕娇莺"以疲倦的燕子和娇嫩的莺鸟啼叫,象征着春天的消逝,其中"阳关第四声"更增添了离别的哀伤,仿佛是告别曲的最后一缕余音。
"含愁想问"表达了诗人对行者命运的关切,他满怀愁绪地想知道对方在天涯何处安顿。"飘泊天涯何处定"流露出对未知旅程的忧虑和对相聚无期的无奈。最后,"梦断罗帷"写出了主人公因思念而难以入眠,预示着长夜难眠和明日的慵懒,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凄凉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减字木兰花·送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离别之情的独特感受,以及对远方行者的深深挂念,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尤侗以明末清初的视角,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春去秋来的自然感慨中,体现了词的艺术魅力。
诗龛我三至,相逢始辛未。
乍见索诗读,许我玉堂吏。
草草功名马耳风,怜才谁与古人同。
再到诗龛唁公子,摩诘已去蓝田空。
龛中一瓣香,韦柳储孟王。
中坐柴桑叟,诗境森清苍。
潭上落花流水逝,泉台又洒西河泪。
斜日松阴满旧龛,几人门下哭羊昙。
凌晨冲雨行,篮舆纵遐眺。
转转入深山,愈转山愈峭。
沙黄由磴寒,林丹阴壑曜。
但觉四壁高,已忘乱峰奥。
宿雾补僧衣,惊飙堕客帽。
颓崖贴紫花,虚厂缘碧茑。
平芜独鸟翻,澄潭万松倒。
纡回入石门,呀然豁一窍。
中行颇坦平,涓涓滴飞瀑。
屋近荒鸡鸣,林深饿鸱叫。
前望天平山,身随白云到。
桂氏之祖秦博士,先生乃更穷经史。
一官万里赴滇南,十载永平贫且死。
经济以外惟著书,神冷风凄余故纸。
对此插花骑象图,先生未死精神舒。
高踞象背花满鬓,蛮女拥仗行吹竽。
两峤说鬼画鬼趣,此更奇丽人间无。
嗟哉先生嗜金石,予愧同心未相识。
展卷不厌反覆看,似共老菭对晨夕。
读君札朴诵君诗,汉魏六朝争雄奇。
东晋直寻爨君墓,南诏亲模德化碑。
温经揽古俱超绝,幸有慈孙光阀阅。
迩来负笈从予游,摛藻扬华艳云月。
先生骑象尔乘骢,后先相逐遥相从。
他日扬鞭归阙里,顾影犹传乃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