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
《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六言诗  押[阳]韵

回雁峰前问讯,楚江几度兰香。

望美人兮何许,水云隔断潇湘。

(0)
注释
回雁峰:指代南方的山峰,因秋雁南飞至此而得名。
楚江:泛指长江流经湖南的部分,古代楚地附近。
兰香:兰花的香气,象征高洁或美好的事物。
美人:这里可能象征理想、远方的爱人或美景。
何许:何处,表示询问对方的位置。
水云:水和云,形容距离遥远且难以接近。
潇湘:古代地区名,今湖南潇湘流域。
翻译
在回雁峰前我询问,楚江经历了多少次兰花的香气弥漫。
遥望美人你在哪里,被水和云雾阻隔在潇湘的远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所作,名为《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淡远,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关切。

“回雁峰前问讯”,这里的“问讯”指的是探询消息或打听动静,“雁峰”则是衡山一带的地名。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亲朋好友所在之地的一种牵挂和关心。

“楚江几度兰香”,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楚江水边兰花的香气似乎随着时光的流转而不断变化。这里的“几度”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也隐含了诗人对故土的无限留恋和美好回忆。

“望美人兮何许”,这句诗语带有深深的情感,诗人在遥远的地方向往着心中的理想之人,或者是对某个美好的记忆或情感寄托。这里的“美人”不仅可以理解为一个具体的人物,也可以解读为一种精神象征,即诗人所追求的美好境界或理想。

“水云隔断潇湘”,这句诗则描绘了一种分离的情景,潇湘是湖南衡山一带的地名,“水云”则给人以天然与流动的感觉。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与所思念之人的隔绝和相望无限的哀愁。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情、亲情或爱情的深切感怀,更体现了一种超越空间限制的情感交流。这种交织着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美学追求。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愁倚阑/春光好·其二

天如水,月如钩。正新秋。月影参差人窈窕,小红楼。

如今往事悠悠。楼前水、肠断东流。

旧物忍看金约腕,玉搔头。

(0)

菩萨蛮·其五

当时携手今千里。可堪重到相逢地。触目尽关心。

流莺尚好音。无人知我意。只有涓涓泪。

寂寞到斜阳。罗衣裛旧香。

(0)

忆瑶姬.南徐连沧观赏月

微雨初晴。洗瑶空万里,月挂冰轮。

广寒宫阙近,望素娥缥缈,丹桂亭亭。

金盘露冷,玉树风轻。倍觉秋思清。

念去年曾共吹箫侣,同赏蓬瀛。奈此夜、旅泊江城。

谩花光眩目,绿酒如渑。

幽怀终有恨,恨绮窗清影,虚照娉婷。

蓝桥□杳,楚馆云深。

拟凭归梦去,强就枕,无奈孤衾梦易惊。

(0)

洞仙歌·其二夜宴梁季全大卿赏牡丹作

化工妙手,惯与花为主。忍便摧残任风雨。

剪姚黄、移魏紫,齐集梁园,春艳艳,何必尊前解语。

绣屏深照影,帘密收香,夜久寒生费调护。

宝杯翻、银烛烂,客醉忘归,共惜此、芳菲难遇。

看明年、紫禁绕莺花,谩相望、春风五云深处。

(0)

劝农十首·其四

凡农主客两相依,以富资贫政所宜。

要彼力耕吾有望,借粮借种莫迟迟。

(0)

别福清诸友

自从尧历数昌辰,已是三千六百春。

渺渺文明知几聚,悠悠盖壤定何人。

斯文一缕千钧日,我辈三纲五典身。

日迈月征各珍重,几多疏缺待弥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