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雁峰前问讯,楚江几度兰香。
望美人兮何许,水云隔断潇湘。
回雁峰前问讯,楚江几度兰香。
望美人兮何许,水云隔断潇湘。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所作,名为《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淡远,充满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关切。
“回雁峰前问讯”,这里的“问讯”指的是探询消息或打听动静,“雁峰”则是衡山一带的地名。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亲朋好友所在之地的一种牵挂和关心。
“楚江几度兰香”,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楚江水边兰花的香气似乎随着时光的流转而不断变化。这里的“几度”暗示了时间的推移,也隐含了诗人对故土的无限留恋和美好回忆。
“望美人兮何许”,这句诗语带有深深的情感,诗人在遥远的地方向往着心中的理想之人,或者是对某个美好的记忆或情感寄托。这里的“美人”不仅可以理解为一个具体的人物,也可以解读为一种精神象征,即诗人所追求的美好境界或理想。
“水云隔断潇湘”,这句诗则描绘了一种分离的情景,潇湘是湖南衡山一带的地名,“水云”则给人以天然与流动的感觉。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与所思念之人的隔绝和相望无限的哀愁。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情、亲情或爱情的深切感怀,更体现了一种超越空间限制的情感交流。这种交织着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美学追求。
微雨初晴。洗瑶空万里,月挂冰轮。
广寒宫阙近,望素娥缥缈,丹桂亭亭。
金盘露冷,玉树风轻。倍觉秋思清。
念去年曾共吹箫侣,同赏蓬瀛。奈此夜、旅泊江城。
谩花光眩目,绿酒如渑。
幽怀终有恨,恨绮窗清影,虚照娉婷。
蓝桥□杳,楚馆云深。
拟凭归梦去,强就枕,无奈孤衾梦易惊。
化工妙手,惯与花为主。忍便摧残任风雨。
剪姚黄、移魏紫,齐集梁园,春艳艳,何必尊前解语。
绣屏深照影,帘密收香,夜久寒生费调护。
宝杯翻、银烛烂,客醉忘归,共惜此、芳菲难遇。
看明年、紫禁绕莺花,谩相望、春风五云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