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迁莺》
《喜迁莺》全文
宋 / 沈端节   形式: 词  词牌: 喜迁莺

冰池轻皱。喜寒律乍回,微阳初透。

岁晚云黄,日晴烟暖,昼刻暗添宫漏。

山色岸容都变,春意欲传官柳。

最好处,正酥融粉薄,一枝梅瘦。

行乐,春渐近,景胜欢长,幼眇丝簧奏。

鸣玉鹓行,退朝花院,犹有御香沾袖。

试问西邻虽富,何似东皋依旧。

趁未老,便优游林壑,围棋把酒。

(0)
翻译
冰池表面微微起皱,欣喜严冬的节律刚刚转变,微弱的阳光开始穿透。
年末的天空黄如云彩,阳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温暖,白天的时间悄悄增加,宫中的钟漏声也跟着增添。
山色和河岸的景色都因季节变化而不同,春天的气息似乎要通过官道两旁的柳树传递。
最美的时刻,梅花在酥软的阳光下显得娇嫩而清瘦。
随着春天逐渐临近,美景不断,幼小的乐器演奏出欢快的旋律。
宫廷乐队的玉器碰撞声中,官员们从朝堂归来,花香仍沾染在他们的衣袖上。
试问西边的邻居虽然富有,但怎能比得过东边田野的宁静与自然。
趁着还未老去,让我们尽情享受山林的乐趣,一边下棋,一边饮酒。
注释
轻皱:轻微的波纹。
寒律:冬季的气候规律。
微阳:微弱的阳光。
宫漏:古代皇宫中计时的漏壶。
春意:春天的气息。
梅瘦:形容梅花娇小而清瘦。
丝簧:弦乐器和簧管乐器,泛指音乐。
鸣玉鹓行:比喻宫廷乐队的优雅行进。
御香:皇家专用的香气。
西邻:西部的邻居。
东皋:东方的田野。
优游:悠闲自得。
围棋:中国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把酒:持杯饮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自然界由寒转暖的瞬间美感。"冰池轻皱"与"喜寒律乍回"交织出一片冬末春初的微妙氛围,其中"乍"字用得极为生动,形容法律或规矩稍有宽松之意,这里指的是严寒天气开始减弱。紧接着"微阳初透"则是对初春阳光的细致描写,它轻柔而温和,逐渐驱散了冬日的阴冷。

岁末时节,天空多云,"岁晚云黄"映衬出一片淡黄色的苍茫。然而随着"日晴烟暖",昼间的时间显得稍长,但"昼刻暗添宫漏"则透露出时间流逝的无常,"宫漏"在这里象征着时间的流失。

山色与岸边的景致都随着春意的萌动而发生变化,诗人通过"春意欲传官柳"表达了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然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那"最好处,正酥融粉薄,一枝梅瘦"。这里的"最好处"指的是初春之时,梅花刚好开放,其花朵轻盈、细腻,如同酥融般的粉质,极具画面感。

接下来的"行乐,春渐近,景胜欢长,幼眇丝簧奏"则让人仿佛听到了初春时节悠扬的笛声,那些柔和悦耳的声音似乎在宣告着春天的消息,而这种美好的时光,让人感到无比的快乐。

"鸣玉鹓行,退朝花院,犹有御香沾袖"一句,诗人通过描述鸟儿在宫廷中飞鸣,以及皇帝退朝后留下的余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试问西邻虽富,何似东皋依旧?"这里诗人似乎在比较两种生活,或是对比物质与精神的满足感。

末尾的"趁未老,便优游林壑,围棋把酒"则是一种对待遇天年的态度,提倡在年轻力壮时就去享受大自然之美,与朋友围坐饮酒、下棋,尽情地享受人生。整首诗洋溢着淡雅的春意和对生活的一种深切感悟,是一篇精致优美的抒情之作。

作者介绍

沈端节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约之,吴兴人,寓居溧阳。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尝为芜湖令,知衡州,提举江东茶盐。淳熙间,(公元一一八二年前后)官至朝散大夫。著有《克斋集》,已佚。又有《克斋词》一卷。《全宋词》收录其词45首。《文献通考》吐属温雅,颇具风姿。《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九十八《克斋词》提要云:“其吐属婉约,颇具风致,固不以《花庵》、《草堂》诸选不见录减价矣。”
猜你喜欢

挽曾纪泽联

伏波横河旧扬威,绝域归来,霁月曾今瞻蓟北;

干国栋家常系望,慈云盼断,福星余照满江南。

(0)

挽吴可读联

以死建言,可愧后死者;舍生取义,其惟先生乎。

(0)

挽张之洞联

鸣鸟复闻,顾命人思周太保;

白鸡忽梦,劫年天阨谢东山。

(0)

挽陈松生联

频年夭折何多,皆我弟昆姻娅乡邻,怀才未施之士;

同辈贤豪可数,似君学问文章干略,无美不备者谁。

(0)

挽彭玉麟联

有鹤守梅,退可小休,恬淡堪比林和靖;

忘身为国,死而后已,忠勤无愧武乡侯。

(0)

挽张百熙联

国魂消尽,引吾辈作先导骅骝,普育愧无成,看学海澜翻,莽莽江河悲日下;

朝论纷然,有我公为士林泰斗,昊天胡不吊,叹长沙水涸,茫茫人海去何依。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