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一开先瀑布》
《游庐山山阳七咏·其一开先瀑布》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山上流泉自作溪,行逢石缺泻虹霓。

定知云外波澜阔,飞到峰前本末齐。

入海明河惊照曜,倚天长剑失提携。

谁来卧枕莓苔石,一洗尘心万斛泥。

(0)
注释
自作溪:自然而然地形成小溪。
石缺泻虹霓:流水从石头缝隙中如彩虹般倾泻。
云外波澜阔:形容水流在云层之外波涛壮阔。
倚天长剑:象征力量或理想,此处比喻流入大海的河水。
卧枕莓苔石:躺在覆盖着青苔的石头上。
万斛泥:极言尘世烦恼之多,斛为古代容量单位。
翻译
山上的泉水自然形成小溪,行进间遇到石头缝隙如彩虹般倾泻。
可以肯定地说,那溪水在云外的波涛汹涌,流到山峰前,源头与终点一致。
流入大海的明亮河水让光芒耀眼,如同倚天长剑被遗忘在手中。
谁能在此青苔覆盖的石头上躺下,洗净心中满溢的尘世烦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豪苏辙游历庐山时所作的《游庐山山阳七咏》系列之一,描绘了开先瀑布的壮观景象。首句“山上流泉自作溪”,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泉水从山巅潺潺而下,形成溪流的自然场景。接下来的“行逢石缺泻虹霓”形象地刻画了瀑布在岩石缝隙中倾泻而下的样子,仿佛彩虹般绚丽。

诗人通过“定知云外波澜阔”暗示瀑布源头的深远和壮阔,而“飞到峰前本末齐”则强调了瀑布从山顶至山脚的连续性,如同一条直线。接着,“入海明河惊照曜”描绘了瀑布落入深潭时,犹如明亮的河流照亮了周围的环境,光芒四射。

“倚天长剑失提携”运用比喻,将瀑布比作倚天长剑,展现了其磅礴气势,但又暗示了瀑布之大,连提携它的力量都显得微不足道。最后两句“谁来卧枕莓苔石,一洗尘心万斛泥”,诗人想象有人能在此处静卧,让心灵得到洗涤,表达了对自然净化人心力量的赞美。

整体来看,苏辙的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开先瀑布的描绘,传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锦堂春

柳外斜阳门掩,花间曲水桥通。

小亭西畔疏篱短,步屣尽从容。

鸭唼浮萍声细,蜂黏落蕊香浓。

池边小立微凉透,一阵藕丝风。

(0)

鹧鸪天.芋

别号蹲鸱作一团。岷山异种紫成斑。

炉边小试农家味,身世无须问懒残。

调玉糁,佐朝餐。也强芹菜性偏寒。

客来莫笑同羊赠,俗例留充饯岁盘。

(0)

浣溪沙.时往金陵,赠别张倩倩表妹

枫叶无愁绿正肥。多情空自绕鸥矶。

今宵千里断肠时。

一棹青山人正远,半床红豆雨初飞。

别离无奈思依依。

(0)

浣溪沙.同两妹戏赠母婢随春

杨柳风初缕缕轻。晓妆无力倚云屏。

帘前草色最关情。

欲折花枝嗔舞蝶,半回春梦恼啼莺。

日长深院理秦筝。

(0)

菩萨蛮.题自画

葳蕤兰叶青于黛。清芬自昔堪为佩。幽谷许相寻。

红心同素心。娉婷芳思永。花气如人静。

微雨嫩晴天。春风年复年。

(0)

咏阑干

晚来独倚静生凉,隔却花光风送香。

竹影萧疏依录曲,赚他明月到回廊。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