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桃花懒不看,西风犹作早春寒。
因怜鬓影临清镜,肯为莺声倚画阑。
万里旌旗悲远道,十年车马忆长安。
碧波芳草皆颜色,付与诗人感百端。
江上桃花懒不看,西风犹作早春寒。
因怜鬓影临清镜,肯为莺声倚画阑。
万里旌旗悲远道,十年车马忆长安。
碧波芳草皆颜色,付与诗人感百端。
这首清代诗人龙启瑞的《春日杂感(其一)》描绘了春天江边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江上桃花懒不看”,以桃花的懒散开放,暗示了诗人对春意盎然的漠视,可能是因为心情不佳或心事重重。次句“西风犹作早春寒”进一步渲染了早春时节的料峭,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第三句“因怜鬓影临清镜”,通过照镜子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容颜老去的怜惜,反映出岁月无情的主题。第四句“肯为莺声倚画阑”,以莺声反衬寂静,诗人不愿被外界的欢乐打扰,更显孤独和落寞。
接下来,“万里旌旗悲远道”寓言式的表达,可能暗指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十年车马忆长安”,则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碧波芳草皆颜色,付与诗人感百端”,以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引发诗人无尽的思绪和感触,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大自然之中,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感慨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变迁、时光流逝的深刻体验,以及对家国情怀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