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邻子为僧》
《送邻子为僧》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朝捐初服制袈裟,暮扫尘踪便出家。

钵洗维摩溪上月,心依支遁寺前霞。

林端引水时浇枣,雨后烧山学种茶。

待得蒲团成烂草,少林枯树也开花。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送邻子为僧》描绘了友人出家修行的生活场景。首句“朝捐初服制袈裟”写出了邻子早晨舍弃世俗衣物,换上僧袍的决然,体现了他对佛法的追求。次句“暮扫尘踪便出家”则强调他迅速进入僧侣生活的决心。

第三句“钵洗维摩溪上月”通过维摩溪边月光洗涤僧人的食具,营造出清幽的修行氛围,暗示了僧人的生活简朴而宁静。第四句“心依支遁寺前霞”则以支遁寺的朝霞映照出邻子内心的虔诚和对禅意的向往。

第五、六句“林端引水时浇枣,雨后烧山学种茶”描绘了僧人在自然中劳作的场景,既体现了僧人的日常生活,又寓含了佛教的因果观念和对世间生计的自给自足。

最后一句“待得蒲团成烂草,少林枯树也开花”,以蒲团破旧和枯树开花象征时间的流转和修行的持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恒久修行的期待和对佛法能带来新生的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侣生活的日常细节,表达了对出家人坚韧修行的敬佩和祝福。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菩萨蛮.扬州怀古二首·其二十五

阿嫲曾梦江都好,迷楼一炬空荒草。

何处教吹箫,凄凉廿四桥。

西风吹客舍,落叶隋堤下。

谁唱望江南,惟闻昔昔盐。

(0)

沁园春.留别次张周卿韵

自揣平生,百无一能,此心拙诚。

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

遥望神州故人千里,何意今年共此行。

潇萧雨,算几番茅屋,灯火残更。

从教长路欹倾,?一醉,都消磊磈平。

向白云直上,君吟我和,绿波江畔,我唱君赓。

恰到相逢又还相别,惭愧人间功与名。

长亭外,望野烟春草,不尽离情。

(0)

最高楼.呈管竹楼左丞

梅花月,吹老角声寒。剑气拂云端。

台星才入朝天阙,将星旋出破烟蛮。

半年来,勋业事,笑谈间。谁更说元龙楼下卧。

谁更说元规楼上坐。终不似、竹楼宽。

有时呼酒摘星斗,有时提笔撼江山。

问何如,容此客,倚栏干。

(0)

鹊桥仙.寄阿里仁甫

维舟南浦。临流不渡。踏破城南蔬圃。

故人直是不相忘,把酒看、沙头鸥鹭。青云得路。

兰台乌府。早晚新承恩露。

轻车切莫便乘风,先报与、山翁知取。

(0)

苏武慢

自笑微生,凡情不断,轻弃旧矶垂钓。

走马长安,听莺上苑,空负洛阳年少。

玉殿传宣,金銮陪宴,屡草九重丹诏。

是何年、梦断槐根,依旧一蓑江表。

天赐我、万叠云屏,五湖烟浪,无限野猿沙鸟。

平明紫阁,日晏玄洲,晞发太霞林杪。

苍龙腾海,白鹤冲霄,颠倒一时俱了。

望清都、独步高秋,风露洞天初晓。

(0)

清平乐.寿赵总管

相门华胄。勋业谁居右。且向人间涵养就。

鼎轴青毡依旧。□延遗爱尤思。梁州新政方宜。

处处邦民香火,祝君千岁而期。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