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嫲曾梦江都好,迷楼一炬空荒草。
何处教吹箫,凄凉廿四桥。
西风吹客舍,落叶隋堤下。
谁唱望江南,惟闻昔昔盐。
阿嫲曾梦江都好,迷楼一炬空荒草。
何处教吹箫,凄凉廿四桥。
西风吹客舍,落叶隋堤下。
谁唱望江南,惟闻昔昔盐。
这首明代诗人尤侗的《菩萨蛮·扬州怀古二首(其二十五)》以怀旧和感慨为主题,通过描绘扬州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寄寓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思索。
首句“阿嫲曾梦江都好”,阿嫲(祖母)的梦境中,扬州(江都)曾经的美好映照出诗人对往昔扬州的怀念。然而,“迷楼一炬空荒草”则暗示了历史的沧桑,迷楼的辉煌已成过眼云烟,只剩下一片荒草,令人感叹物是人非。
接下来,“何处教吹箫,凄凉廿四桥”描绘了扬州著名的景点——廿四桥,昔日或许有悠扬的箫声回荡,如今却只剩凄凉,让人感受到扬州昔日繁华背后的寂寥。
“西风吹客舍,落叶隋堤下”进一步渲染了秋意和萧瑟,西风中的客舍和隋堤下的落叶,象征着时光流转,人事如梦,旅人的孤独也寓言了世事无常。
最后两句“谁唱望江南,惟闻昔昔盐”,“望江南”可能是曲调名,诗人听到的只是过往的歌声,以及那熟悉的盐场号子,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对当下现实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扬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扬州从盛唐到明清的兴衰变迁,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名花坐对嫣然,玉杯满泛休停手。
相府风光,帝城春色,可人依旧。
真是天香,堪称国色,群芳魁首。
喜夜深、银烛高烧,问红妆艳质,曾如否。
檐外渐移星斗。况今夕、月明如昼。
雀锦屏开,麟袍座列,朱衣庭走。
占断人间,梨园法曲,黄封御酒。
愿年年、共赏霖雨堂中,放歌为寿。
布衾如铁,倩床婆营干。清梦自回人自暖。
笑枕函、香溢夜夜行云,也算在、那个温柔乡畔。
热中寒不到,转转旋旋,却比熏笼倚尤便。
酝藉自风流,何异鹣鹣,凭两两、相偎成伴。
恐到了、千金好春宵,就弃等闲花,爱情中断。
帆影阔。沈沈暮江静,旅人情切。
瘦骨禁寒,白头赋恨,飘零如叶。
高阁经年共倚,冶春时、花絮堆雪。轻离别。
一生心事,更和谁说。说到重逢翻怯。
望天边、圆蟾屡缺。客鬓茱萸,家山丛桂,芬芳都歇。
落魄行秋,怕异地、忘却登高佳节。远潮咽。
流尽凄凉岁月。
剪发粤雏年十四,闻人说有霜雪字。
正月梅残度岭来,桃花郴水春流腻。
经年绝望望南天,落叶黄云栖瞑烟。
飘空冉冉光摇目,疑絮疑花两不然。
心知是雪情难决,借问方知寒雨结。
此生今日乍相逢,掬玉寻香向谁说。
可怜觌面未相亲,故是阳台梦里云。
垂杨风细梧桐月,总道龟毛重九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