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信紧,二十四番愁。风雨五更头。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
按银筝、学弄相思调。写幽情、恨杀知音少。向何处,说风流。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
花信紧,二十四番愁。风雨五更头。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
按银筝、学弄相思调。写幽情、恨杀知音少。向何处,说风流。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
这首元代薛昂夫的《最高楼·暮春》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情感。"花信紧,二十四番愁",通过"花信"这一物象,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词人感到了时光匆匆带来的二十四番离愁。"风雨五更头",夜晚风雨交加,更增添了词人内心的凄凉。
"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借苔藓和梅雨来象征环境的清冷,暗示词人独处的寂寞,期待着佳人的出现。"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以宁静的环境反衬出词人梦醒后的孤寂,鸟鸣声的幽静更添愁绪。
"按银筝、学弄相思调",词人尝试通过音乐表达相思之情,但"恨杀知音少",无人能理解他的深沉情感。"向何处,说风流",流露出词人对知音难觅的无奈与失落。
"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以杨柳和春色的消逝比喻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消逝,表达了深深的哀愁。最后,"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词人在落花流水的场景中,感受到自己与世隔绝的孤独和无尽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景色,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在特定情境下的愁苦与怀才不遇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