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最高楼.暮春》
《最高楼.暮春》全文
元 / 薛昂夫   形式: 词  词牌: 最高楼

花信紧,二十四番愁。风雨五更头。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

按银筝、学弄相思调。写幽情、恨杀知音少。向何处,说风流。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

(0)
翻译
暮春时节花期已快过,五更时分窗外小雨仍是淅淅沥沥。石阶上长满苔藓穿着罗袜就可以踩上去,空气潮湿,衣服也只能放在熏笼上。梦醒无事,只听窗外鸟儿啼鸣,倍感清幽。
轻抚银筝,慢慢练习相思曲。琴声婉转多情,只可惜无知音聆听。心中的这无限愁绪要到哪里去诉说啊!雨中杨柳飘飘荡荡,残花满地,仿似在告诉我们:已至暮春,春将休。
注释
花信:花开的信息,亦指开花时节,泛指女子在20岁左右的青春年华。
五更头:天将明时。
梅润:谓梅雨季节的潮湿空气。
香篝:熏笼。
绿窗:绿色纱窗。
指女子居室。
银筝:用银装饰的筝或用银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筝。
鉴赏

这首元代薛昂夫的《最高楼·暮春》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和词人的内心情感。"花信紧,二十四番愁",通过"花信"这一物象,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词人感到了时光匆匆带来的二十四番离愁。"风雨五更头",夜晚风雨交加,更增添了词人内心的凄凉。

"侵阶苔藓宜罗袜,逗衣梅润试香篝",借苔藓和梅雨来象征环境的清冷,暗示词人独处的寂寞,期待着佳人的出现。"绿窗闲,人梦觉,鸟声幽",以宁静的环境反衬出词人梦醒后的孤寂,鸟鸣声的幽静更添愁绪。

"按银筝、学弄相思调",词人尝试通过音乐表达相思之情,但"恨杀知音少",无人能理解他的深沉情感。"向何处,说风流",流露出词人对知音难觅的无奈与失落。

"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以杨柳和春色的消逝比喻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消逝,表达了深深的哀愁。最后,"落花中,流水里,两悠悠",词人在落花流水的场景中,感受到自己与世隔绝的孤独和无尽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暮春景色,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情感,展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在特定情境下的愁苦与怀才不遇之感。

作者介绍
薛昂夫

薛昂夫
朝代:元   籍贯:回鹘(即今维吾尔族)   生辰:1267—1359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鹘(即今维吾尔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为姓。先世内迁,居怀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阳)。祖、父皆封覃国公。汉姓为马,又字九皋,故亦称马昂夫、马九皋。据赵孟頫《薛昂夫诗集序》(《松雪斋文集》),他曾执弟子礼于刘辰翁(1234~1297)门下,约可推知他生年约在元初至元年间。历官江西省令史,佥典瑞院事、太平路总管、衢州路总管等职。薛昂夫善篆书,有诗名,诗集已佚。诗作存于《皇元风雅后集》、《元诗选》等集中。 
猜你喜欢

莫愁乐四首·其二

石城在河侧,河水向东流。

艇子如蜚鸟,西来迎莫愁。

(0)

春灯曲·其八

沿门灯挂昔时春,锦绣知为上户人。

世事尽归文字贵,长天不动海门尘。

(0)

移居

偶过江边路,西风岸上生。

因贪山水趣,遂有住居情。

细草秋心绿,长松暮气清。

卜居在深巷,庭月向南明。

(0)

省先府君墓

芳华发古木,稚鸟鸣朝林。

自有生身处,曾无报本心。

水流山路暗,云过石堂阴。

认得碑题在,其如春草深。

(0)

寄呈天和尚及阿首座铁书记海侍者诸师

一辞峰上寺,远隔雁门师。

入社曾虚约,还山未定期。

有饥驱我拙,无计使人悲。

料得禅房里,同参品论时。

(0)

送严伯玉勋卿还虞山

枯泪沾巾鲠别言,旧时相送更谁存。

白云空望吴山远,黄绶虚荣楚水昏。

看尽家人离乱数,未完婚嫁往来烦。

问君不肯淋漓饮,明日舟停何处村。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