钤山四绕青谽谺,袁江一线盘修蛇。
东西峡口两洪束,县城中裹如莲花。
此邦何人昔最著,豪贵屈指推严家。
早年登第竞名誉,追逐何李矜浮华。
归来筑室此山顶,图史枕胙旁人夸。
青词晚岁博金铉,万事横决如抟沙。
文章不掩孔雀毒,膝下豺虎兼娄豭。
读书不识忠孝字,廿年辛苦何为耶?
立身一败愧乡里,至今齿冷千秋哗。
清江六月烧晚霞,长桥终古缘城斜。
熏天之势竟安在,徒令吊古兴咨嗟。
钤山四绕青谽谺,袁江一线盘修蛇。
东西峡口两洪束,县城中裹如莲花。
此邦何人昔最著,豪贵屈指推严家。
早年登第竞名誉,追逐何李矜浮华。
归来筑室此山顶,图史枕胙旁人夸。
青词晚岁博金铉,万事横决如抟沙。
文章不掩孔雀毒,膝下豺虎兼娄豭。
读书不识忠孝字,廿年辛苦何为耶?
立身一败愧乡里,至今齿冷千秋哗。
清江六月烧晚霞,长桥终古缘城斜。
熏天之势竟安在,徒令吊古兴咨嗟。
这首诗描绘了钤山及其周边环境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历史人物严家的追忆与评价。开篇以“钤山四绕青谽谺,袁江一线盘修蛇”两句,生动展现了山峦起伏、江水蜿蜒的自然景观。接着,“东西峡口两洪束,县城中裹如莲花”则以莲花比喻县城,形象地描绘出县城的独特位置和形态。
随后,诗人转向对严家的描述:“此邦何人昔最著,豪贵屈指推严家。”通过对比严家与其他豪贵,强调其在地方上的显赫地位。然而,对于严家的评价却充满了讽刺与批判:“早年登第竞名誉,追逐何李矜浮华。”指出其年轻时追求功名利禄,炫耀浮华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归来筑室此山顶,图史枕胙旁人夸”描述了严家晚年归隐山林,建造居所的情景,并且以其藏书丰富、生活奢华受到他人的赞誉。然而,“青词晚岁博金铉,万事横决如抟沙”揭示了严家晚年虽有财富积累,但最终一切如沙粒般消逝,没有留下真正的价值。
“文章不掩孔雀毒,膝下豺虎兼娄豭”一句,直指严家的文章虽有名声,但实质上充满毒辣,其子女也如同凶猛的野兽,暗示其家族道德败坏。最后,“读书不识忠孝字,廿年辛苦何为耶?”表达了对严家忽视传统美德的批评,认为其二十年的努力毫无意义。
“立身一败愧乡里,至今齿冷千秋哗”总结了严家的结局,不仅在生前遭受乡里的耻笑,在死后也成为了千古的谈资。最后,“清江六月烧晚霞,长桥终古缘城斜。熏天之势竟安在,徒令吊古兴咨嗟。”以清江的晚霞和长桥的景象,反衬出严家昔日权势的虚幻,引发人们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反思。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