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东归》
《送僧东归》全文
宋 / 释元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欲作庐山去,幡然兴已收。

故乡一夜梦,明月两中秋。

落叶堆寒色,孤帆挂远愁。

不知从此后,谁上仲宣楼。

(0)
鉴赏

这首诗《送僧东归》由宋代诗人释元肇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僧人归乡时的复杂情感与深邃意境。

首句“欲作庐山去”,诗人表达了对庐山的向往之情,庐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隐逸与修行的圣地。然而,“幡然兴已收”一句转折,暗示了某种意料之外的变故或内心的犹豫,使得前往庐山的兴致戛然而止,留下了一丝遗憾和无奈。

接着,“故乡一夜梦,明月两中秋。”这两句诗运用了梦境与季节交替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一夜的梦中,诗人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而此时正值中秋,明月高悬,更添了几分思乡之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与渴望。

“落叶堆寒色,孤帆挂远愁。”这两句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物心情。落叶堆积,寒气袭人,象征着离别的凄凉与哀愁;而孤帆远挂,则是诗人目送僧人离去的场景,其中蕴含着深深的不舍与孤独。落叶与孤帆的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将离别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最后,“不知从此后,谁上仲宣楼。”诗人以问句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与对友人的关切。仲宣楼,典出王粲《登楼赋》,常用来象征离别后的孤独与怀念。此句不仅表达了对僧人未来旅途的担忧,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远方的向往,又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让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人生、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作者介绍

释元肇
朝代:宋

释元肇(一一八九~?)(生年据本集卷上《寄赵东阁》“与君生己酉”及卷下《丁巳生朝》年六十九推定),字圣徒(日刻本本集署名),号淮海,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俗姓潘。年十九薙染受具。参浙翁于径山,命为掌记。出世通之光孝,历住吴城双塔、金陵清凉、天台万年、苏之万寿、永嘉江心、杭之净慈、灵隐等寺,圆寂于径山。有《淮海挐音》二卷。
猜你喜欢

乡人吕正之教三子连中童子科盛哉前此无有也推原所以启其意者繇今大漕显谟公乃不远数百里来致感激余与之酾酒道旧欢甚匆匆欲归赋诗以留之

千秋万岁圣贤话,尽挂诸郎齿颊閒。

发纵指南知有自,昂霄耸壑定非艰。

灵椿挺挺元未老,珠树枞枞孰可攀。

过我朝阳语中曲,且停烟棹置家山。

(0)

木兰花慢.社日有怀

东风吹雾雨,更吹起、裌衣寒。

正莽莽丛林,潭潭伐鼓,郁郁焚兰。

阑干曲、多少意,看青烟如篆绕溪湾。

桑柘绿阴犹薄,杏桃红雨初翻。飞花片片走潺湲。

问何日西还。叹扰扰人生,纷纷离合,渺渺悲欢。

想云軿、何处也,对芳时、应只在人间。

惆怅回纹锦字,断肠斜日云山。

(0)

乙丑除夕衍少陵韵成七言寄示任儿于珍南

边隅守岁莫思家,有酒盈樽即颂花。

爱尔和鸣同野鹤,起予返哺学林鸦。

生香不断炉烟袅,绛蜡长明跋晕斜。

时序推迁休问当,何思何虑乐无涯。

(0)

舟过碛江同存子侄论易

行行晚到碛江天,閒把乾坤仔细论。

流水不知何处去,渔樵一饱两忘言。

(0)

华亭百咏·其六十三西林

林外初晴后,斜阳满芰荷。

频来指灵鹫,此去路无多。

(0)

重寄郭衢州

细数东京士,无如许郭优。

山林异朝市,姓字欠书邮。

久已巢由隐,难成李郭舟。

三衢春有脚,山屋好中秋。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