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拓人天境,青莲此地生。
大千分世界,小劫变年庚。
鹏奋垂天翼,龙腾渡海程。
云岩栖殿阁,飞涧绕檐楹。
峡口猕儿戏,山腰鹿女行。
慈云升有态,花雨散无声。
齐磬群峰应,禅灯独夜明。
情知鱼自乐,目断雁孤征。
俄顷心弥远,沉冥物故轻。
问予何住着,回首五仙城。
谁拓人天境,青莲此地生。
大千分世界,小劫变年庚。
鹏奋垂天翼,龙腾渡海程。
云岩栖殿阁,飞涧绕檐楹。
峡口猕儿戏,山腰鹿女行。
慈云升有态,花雨散无声。
齐磬群峰应,禅灯独夜明。
情知鱼自乐,目断雁孤征。
俄顷心弥远,沉冥物故轻。
问予何住着,回首五仙城。
这首诗描绘了飞来寺的壮丽景象与宁静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教的深刻感悟。开篇“谁拓人天境,青莲此地生”以“青莲”象征佛法的纯洁与高洁,暗示飞来寺所在之地,仿佛是人间与仙境的交汇点,充满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息。
“大千分世界,小劫变年庚”两句,运用宏大与细微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世界的变迁,暗示佛法的永恒与宇宙的无常。接下来,“鹏奋垂天翼,龙腾渡海程”则以鹏鸟与龙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云岩栖殿阁,飞涧绕檐楹”描绘了飞来寺周围环境的幽静与和谐,殿阁依山而建,飞涧环绕其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峡口猕儿戏,山腰鹿女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也寓意着佛法的普度众生。
“慈云升有态,花雨散无声”进一步渲染了飞来寺的宁静与祥和,慈云缓缓升起,如同慈悲的化身;花雨飘落,却悄无声息,象征着佛法的微妙与深邃。最后,“齐磬群峰应,禅灯独夜明”描绘了夜晚寺庙中钟声与群山的共鸣,以及一盏禅灯在寂静中照亮夜空,体现了佛法的普遍性和内在的光明。
整首诗通过对飞来寺及其周边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佛教精神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佛法智慧的探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