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山家事事休,一庵容膝自优游。
残梅韵胜窥篱落,满月光寒上陇头。
不待玄沙行乞火,何须投子更携油。
夜深自倚蒲团困,谁问渠侬马打毬。
佳节山家事事休,一庵容膝自优游。
残梅韵胜窥篱落,满月光寒上陇头。
不待玄沙行乞火,何须投子更携油。
夜深自倚蒲团困,谁问渠侬马打毬。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佳节之际,隐居山中,生活简朴而自在的情景。首句“佳节山家事事休”点明了时令与环境,暗示诗人远离尘嚣,享受宁静。接着“一庵容膝自优游”一句,通过描述简陋的住所和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展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残梅韵胜窥篱落,满月光寒上陇头”两句,运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充满诗意的夜晚。残梅虽已凋零,但其韵致犹存;满月高悬,银光洒落,为山野增添了几分寒意。这样的景象不仅美不胜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淡泊与高洁。
“不待玄沙行乞火,何须投子更携油”两句,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如无需等待他人提供火种,也不必特意携带油灯,来表达诗人对物质的淡漠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种生活哲学,体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复杂世事的超脱。
最后,“夜深自倚蒲团困,谁问渠侬马打毬”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闲适与宁静。在深夜里,诗人独自倚靠在蒲团上,似乎进入了某种冥想或休息的状态。这里以“马打毬”这一热闹场景的反衬,突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之平静与超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苏君善养志,以孝格神明。
一朝蜕尘鞅,通籍赤霞城。
相看疑梦寐,去若鹅毛轻。
玉笙堕哀响,烟髦错霓旌。
丹井愈沈屙,橘叶通仙灵。
至今华屋底,想像双眉青。
云装挹飞袖,蕊佩敲风鸣。
兹事既茫邈,无阶接蓬瀛。
掬月漱吟齿,餐霞寿颓龄。
蕴真思远托,何从保长生。
汉武梓棺朽,秦皇鲍鱼腥。
空山鹤未归,花发春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