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愁霖惟伏枕,空斋破榻拥青绫。
春深垄阪难停策,晏起邻家始挂罾。
草长宜男忧未解,鸠闻逐妇恨偏增。
落花谁扫门前路,乞食遥过五老僧。
一月愁霖惟伏枕,空斋破榻拥青绫。
春深垄阪难停策,晏起邻家始挂罾。
草长宜男忧未解,鸠闻逐妇恨偏增。
落花谁扫门前路,乞食遥过五老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日江村的景象时的复杂心情。首句“一月愁霖惟伏枕”,开篇便以一个月的连绵阴雨,让诗人只能卧床度日,营造出一种沉闷压抑的氛围。接着,“空斋破榻拥青绫”一句,通过简陋的居住环境,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
“春深垄阪难停策”和“晏起邻家始挂罾”两句,分别从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两个角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忙碌,同时也反衬出诗人的慵懒与疏离。春日里,田野间的劳作与生机勃勃,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增加了情感的层次感。
“草长宜男忧未解,鸠闻逐妇恨偏增”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苦闷。宜男草的生长,本应是吉祥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却未能带来解脱;而鸠鸟的叫声,似乎也加重了他的烦恼。这两句诗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最后,“落花谁扫门前路,乞食遥过五老僧”描绘了一幅落花满地、诗人独自乞食的画面,既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门前落花无人清扫,象征着世间的冷漠与遗忘;而远行乞食,又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现状的无奈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日江村景象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情感丰富,寓意深刻。
世道久交丧,人心不如水。
萧然一钓舟,沧波吾老矣。
棹去镜中天,归来芦叶里。
鱼鸟作比邻,风月还知己。
江山万古情,烟雨平生喜。
云静捲钓丝,得失何心尔。
雪中无羊裘,日长回猎士。
坐看惊涛帆,戒险知谁是。
而无名利怀,祸患胡罹此。
买得孤村醪,醉中冥甲子。
悠然快一眠,化契青蓑底。
觉后作长吟,横竹杂流徵。
浩然天地间,无复逾乐只。
谁能质姓名,鼓枻不相俟。
春色生烽燧,关山信月轮。
帝乡愁绪外,梁狱上书辰。
社稷缠妖气,生涯脱要津。
艰难随老母,寂寞向时人。
年事推兄忝,门庭畏客频。
要闻除䝟貐,独泣向麒麟。
磨灭馀篇翰,飘零且钓缗。
百年歌自苦,一字买堪贫。
耕凿安时论,泥涂任此身。
今秋天地在,怀旧益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