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日赫赫天南隅,漫漫白道盘郁纡。
过蛇摇毒宿莽死,阴崖发赭悬泉枯。
沉迷未省招楚些,激越可是歌吴趋。
目送长云指萋茜,辙鲋愁绝西江濡。
畏日赫赫天南隅,漫漫白道盘郁纡。
过蛇摇毒宿莽死,阴崖发赭悬泉枯。
沉迷未省招楚些,激越可是歌吴趋。
目送长云指萋茜,辙鲋愁绝西江濡。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阳光炽热,南方天空下一片炙热景象。诗人以“畏日”为题,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的酷热与自然界的反应。首句“畏日赫赫天南隅”,直接点明了夏日的炎热,仿佛太阳在天边燃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漫漫白道盘郁纡”描述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似乎在与炎热的天气作斗争。
“过蛇摇毒宿莽死,阴崖发赭悬泉枯”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夏日的酷热比作蛇的毒液,使得草木凋零,山崖上的泉水也因干旱而干涸。这种形象化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夏日的威力。
“沉迷未省招楚些,激越可是歌吴趋”则表达了诗人对夏日的复杂情感。一方面,夏日的酷热让人感到压抑和无奈,另一方面,它也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激情和创造力。这里,“楚些”和“吴趋”分别代表了楚辞和吴歌,都是充满情感和艺术性的文学形式,暗示了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人们也能找到表达自我情感的方式。
最后,“目送长云指萋茜,辙鲋愁绝西江濡”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望着远方的云彩和泛着绿意的草地,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他担忧着小鱼在西江中可能面临的困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关怀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夏日的独特魅力和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雨增山色倍迷冥,洒雾挥岚出翠屏。
谁遣巨灵千手擘,遥分西土万峰青。
阆风杂揉劖幽壁,悬圃依稀刷化扃。
误疑子晋吹笙过,错认湘娥采杜停。
霓裳飒沓浮真影,云髻潇疏动远馨。
自从触斗于天象,忽漫倾河落地星。
留与人间呈幻诡,偶当涯角露精灵。
望夫石上石如刺,回雁峰头峰似铏。
割尽九回肠寸寸,添成万点泪零零。
垂乳多端凭挂搭,含霞随处想珑玲。
胡帝胡天图莫就,为云为雨梦难醒。
安知此日乘槎者,欲写山心不但形。
永平察察自伤明,长者承家初易视。
改苛深纳济宽言,矫饰仍思安愊吏。
黄发无愆许驳闻,兰台书实容讥刺。
六十三人会孔宗,二千斛米分均义。
尊师重道岂私荣,为亲与兄亦有利。
从兹儒馆献歌谣,遂使戎亭虚候侍。
鳞介衣裳那可易,虎观渠阁今无二。
丁楼班贾尔何人,独令曹褒标远帜。
西京十二传蕞绵,东都百五增谶记。
繇来汉道本非醇,安得名儒通礼意。
当日君贤赖母慈,日夜孜孜从老至。
诸马既辞诸窦来,孤雏腐鼠谁相弃。
沁水田园未足惊,都乡颈项真难避。
始知君德贵刚强,谨小失大终为累。
此时何似撞郎人,郎官不为公主畀。
季孟假神纠众族,子阳木偶修边幅。
天水将军益州牧,始皆应汉如伯叔。
误疑一姓不再兴,妄比天下十逐鹿。
鼎非吴魏强分三,国异楚齐俱毕六。
帝王有真人非敌,英雄觉悟天永禄。
何须苦恨符高言,且欲终违王命录。
秦尉时殊莫漫希,井蛙世并应齐伏。
未能旗鼓更相当,自合低头姑陆陆。
岂知四海万民同,度外终难二子独。
那许丸泥塞故关,已闻聚米成新谷。
西域奔亡少子束,既得陇焉复望蜀。
八克天威谁敢触,一纪虚名数果促。
地下相逢休痛哭,西伯西帝空惭恧。
洞胸何似子衔玉,相倚相矜徒自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