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人何事转匆匆,随意轻?送远篷。
山色已经秋刻露,星光犹使夜玲珑。
清溪错认渔竿客,流水孤宜鹤发翁。
万象虚明归一叶,始知身世尽游空。
羁人何事转匆匆,随意轻?送远篷。
山色已经秋刻露,星光犹使夜玲珑。
清溪错认渔竿客,流水孤宜鹤发翁。
万象虚明归一叶,始知身世尽游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桂林村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羁人何事转匆匆,随意轻?送远篷。”开篇即点出诗人行旅中的匆忙与孤独,以“羁人”自指,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无奈与感慨。“送远篷”则暗示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
颔联“山色已经秋刻露,星光犹使夜玲珑。”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夜景图。山色在秋意中显得格外鲜明,星光在夜空中闪烁,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凉意的氛围。
颈联“清溪错认渔竿客,流水孤宜鹤发翁。”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人误将清溪边的渔竿客当作自己,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通过“鹤发翁”的形象,表达了对年老孤独者的同情与理解。
尾联“万象虚明归一叶,始知身世尽游空。”总结全诗,诗人从眼前的景象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世间万物虽繁复多样,但最终都归于简单的一叶之上,揭示了人生如梦、身世飘渺的主题。这一句不仅升华了诗的意境,也体现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尊卑列叙,典而有章。衣裳鲜洁,黼黻玄黄。
清酤盈爵,中坐腾光。珍膳杂遝,充溢圆方。
笙磬既设,筝瑟俱张。悲歌厉响,咀嚼清商。
俯视文轩,仰瞻华梁。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皇室荣贵,寿若东王。
潇洒江梅似玉人,倚风无语澹生春。
曲中桃叶元非侣,梦里梨花恐未真。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